• 2022年第30卷第1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临床论著
    • 慢性踝外侧不稳镜下与开放距腓前韧带重建比较△

      2022, 30(13):1153-115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1

      摘要 (67)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 重建与传统开放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CLAI)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2 月—2020 年 3 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踝关节外侧不稳 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 例采用关节镜 ATFL 重建,22 例采用常规开放 ATFL 重建。比较两组围手术期、 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镜组总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开放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前抽屉试验和内翻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AOFAS 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ROM 无改变(P>0.05),而 VAS 评分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关节镜组除 ROM 外的其余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距骨前移距度和距骨倾斜角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 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踝关节外侧不稳,关节镜下 ATFL 重建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初次全膝置换假体周围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2, 30(13):1158-116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2

      摘要 (60)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PJI) 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2020 年 1 月本科初次 TKA 术 52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确诊为 PJI 分为两组,行单因素比较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讨 PJI 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25 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中,14 例确诊为 PJI,占 2.67%。细菌培养结果,表皮葡萄球菌 3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3 例,溶血性链球菌 2 例,大肠埃希菌 3 例,铜绿假单胞菌 2 例,阴沟肠杆菌 1 例。单因素比较表明,PJI 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菌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注异体血比例高于非 PJI 组(P<0.05);而 PJI 组患者术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 PJI 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1.024,P=0.005)、术前合并糖尿病(OR=3.243,P=0.002)及术后输注异体血 (OR=2.003,P=0.008)是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女性(OR=0.786,P=0.007)和高白蛋白水平(OR=0.941,P=0.026) 是减少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高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白蛋白水平下降及术后输注异体血是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 经椎间孔与经椎板间内镜治疗腰椎间盘重度脱出

      2022, 30(13):1163-116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3

      摘要 (5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经椎间孔与经椎板间内镜治疗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 例采用经椎间孔内镜术,30 例采用经椎板间内镜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经椎间孔组有 3 例因术中无法完成手术而退出,最终共 57 例患者纳入结果分析。两组切口长度、切除髓核体积、下地行走时间、早期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椎板间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经椎间孔组(P<0.05)。随访 12~15 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 和 ODI 评分显著降低 (P<0.05),而 JOA 评分均显著增加 (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降低 (P<0.05),而腰椎前凸角无显著改变 (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在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治疗重度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椎板间入路更具有优势。

    • 脊柱内镜联合膨胀式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

      2022, 30(13):1169-117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4

      摘要 (45)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脊柱内镜下单纯应用膨胀式椎间笼架 (expandable cage, EC) 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 年 3 月—2019 年 12 月,对 108 例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52 例采用脊柱内镜下单纯 EC 融合,56 例采用传统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EC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 PLIF 组 (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12 个月以上。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 和 ODI 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 JOA 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 8 周,EC 组的 VAS、ODI 和 JOA 评分均显著优于 PLIF 组 (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两组 VAS、ODI 和 JOA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像方面,两组椎间融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局部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大,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局部腰椎前凸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内镜下单纯 EC 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效果优于 PLIF 术式,且手术创伤更小。

    • 高位退变性腰椎滑脱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椎弓钉固定

      2022, 30(13):1174-117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5

      摘要 (4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联合 Wiltse 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高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2019 年 6 月本院手术治疗的高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4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0 例采用 OLIF 联合 Wiltse 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OLIF 组),23 例采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 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TLIF 组)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OLIF 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行走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均显著优于 TLIF 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12 个月以上,平均随访(22.70±6.51)个月。OLIF 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 TLIF 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ODI 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 JOA 评分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 VAS、ODI 及 JOA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前凸角均显著增加(P<0.05);而椎体滑脱率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 3、6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OLIF 组 Lenke 椎间融合评级均显著优于 TLIF 组(P<0.05)。[结论]相较于 TLIF 术,OLIF 联合 Wiltse 入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高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具有医源性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荟萃分析
    • 镜下锚钉缝线桥固定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荟萃分析△ 

      2022, 30(13):1180-1184.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6

      摘要 (48)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镜下锚钉缝线桥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 2021 年 5 月关于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肱骨大节结撕脱骨折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 RevMan5.3 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 6 篇文献,共计 390 例患者,其中镜下组 188 例,切开组 202 例。荟萃分析显示:镜下组术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90°位内旋、VAS 评分、ASES 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切开组(P<0.05),但手术时间较长(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 肩关节后伸活动度、0°位外旋、90°位外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下锚钉缝线桥固定可缓解术后疼痛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潜在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 >综述
    • 髌骨骨巨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2, 30(13):1185-118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7

      摘要 (5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发生于髌骨的肿瘤较为少见,原发性髌骨肿瘤中良性多见,其中骨巨细胞瘤最为常见。骨巨细胞瘤多见于 20~40 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因髌骨骨巨细胞瘤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表现为关节周围疼痛及压痛、关节活动受影响等,因此易被误诊为膝关节疾病。临床工作中诊断该病需要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资料三结合,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如何完整切除肿瘤防止复发,仍是治疗髌骨骨巨细胞瘤的重难点。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住的 1 例髌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髌骨骨巨细胞瘤进行综述。

    •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2, 30(13):1189-1192,119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8

      摘要 (67)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因骨折部位骨量低、骨质量差,内固定物易出现松动、脱出以及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内固定物材料和设计的发展,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内固定装置的选择及固定方式的细化对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熟知各种内固定装置的生物力学特点、技术要点对手术的顺利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时机、内固定的选择、并发症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 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22, 30(13):1193-119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09

      摘要 (8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综合征 (rotational occlusion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ROVA) 是一种因头颈旋转或后伸时椎动脉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的罕见症状综合征。其病因复杂且症状容易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相混淆,所以临床上容易误诊,甚至漏诊。该病早期主要以一过性的体位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如果处理不及时,晚期可能会导致后循环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对该病尚认识不足,现就 ROVA 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 ROVA 的认识。

    • >基础研究
    • 软骨终板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2022, 30(13):1198-120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0

      摘要 (5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大鼠软骨终板干细胞 (cartilage endplate stem cells, CESC) 来源的外泌体对髓核细胞 (nucleus pulposus cells, NPC) 以及椎间盘退变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 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椎间盘中提取并培养 CESC 和 NPC。利用超速离心方法提取并纯化正常 CESC 分泌的外泌体 (Nor-Exos) 和高糖诱导衰老 CESC 分泌的外泌体 (Eld-Exos), 分别与 NPC 共培养。Tunel 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三组的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 检测 NPC 中 Bax,Bcl-2,Cyclin D1 和 Cyclin D3 蛋白表达水平。9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三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or-Exos 组和 Eld-Exos 组,通过针刺法建立 IVDD 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术后 5 周行 MRI 检查,按 Pfirrmann 评级标准评分。[结果]体外实验,细胞凋亡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对照组 < Nor-Exos 组 < Eld-Exos 组,总体组间差异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 的蛋白表达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对照组 < Nor-Exos < Eld-Exos 组,而 Bcl-2、Cyclin D1 和 Cyclin D3 蛋白相表达低至高依次为 Eld-Exos 组 < Nor-Exos 组 < 空白对照组,总体组间差异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体内实验,Pfirrmann 分级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空白对照组 < Nor-Exos 组 < Eld-Exos 组,总体组间差异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d-Exos 显著促进 NPC 的凋亡, 增加椎间盘组织中凋亡蛋白水平,加快 IVDD 的进展。

    • 肿瘤坏死因子-α相关椎间盘退变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 30(13):1204-120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1

      摘要 (5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相关退变椎间盘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 TNF-α 刺激后退变椎间盘的关键差异基因,初步探讨其相关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网络,为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在公共数据库 GEO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中下载 TNF-α 刺激后退变椎间盘的基因芯片数据,通过 R 语言筛选出 TNF-α 刺激后退变椎间盘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 DAVID、STRING 在线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信号通路及相互作用网络的分析。[结果]在 TNF-α 刺激后的退变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中共找到 754 条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 461 条,下调 293 条;基因本体注释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细胞外基质、损伤反应、炎症反应、凋亡调控等相关;信号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到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凋亡、NOD 样受体、趋化因子转导等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 JUN、CCL3、ANHK 等基因可能在椎间盘退变中起关键作用。[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 TNF-α 刺激后退变椎间盘基因表达谱发现 CCL3 等基因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可发现一些潜在靶基因,为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技术创新
    • 网状微钻孔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大面积骨软骨缺损

      2022, 30(13):1209-121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2

      摘要 (6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网状微钻孔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镜下检查膝关节大面积骨软骨缺损,行切口显露病灶,清理坏死软骨。将同种异体骨软骨修整成与受区大小形态相同的移植物,嵌压入受区,用埋头钉固定。使用 1 mm 克氏针对移植物及受区行网状微钻孔处理,孔深至软骨下骨下 9 mm 左右。[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 19 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 HSS 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术后复查 DR 及 MRI 显示骨软骨移植物无降解,膝关节平面软骨平整。[结论]采用此技术可修复膝大面积骨软骨缺损,无不良反应,初步结果良好。

    • 经骨隧道镜下股骨颈断裂克氏针取出

      2022, 30(13):1212-121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3

      摘要 (46)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介绍经骨隧道镜下股骨颈断裂克氏针取出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1 年 3 月—2020 年 5 月本院骨科共收治股骨颈克氏针断裂 7 例。影像检查确定断裂克氏针的深度,取出原固定空心钉,用空心环钻沿克氏针向近端延长骨隧道,X 线透视下略超过克氏针断端时停止,置入关节镜,直视下寻找断裂的克氏针残余,置入夹持钳,确定夹住针尾后,拔出断裂的克氏针,骨隧道内植骨。[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23.30±3.90) min,出血量 (16.20± 4.40)ml。骨隧道近端与关节面距离(1.80±1.00)cm。末次随访时 X 线片显示骨隧道植骨区骨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或内固定周围骨吸收,也未出现股骨颈骨折。髋关节 Harris 功能评分(84.40±4.64)分。[结论] 经骨隧道关节镜技术应用于股骨颈断裂克氏针取出,具有损伤小、高效的优点,术中无需额外破坏隧道周围骨质,断针取出后可以继续执行内固定计划。

    • >临床研究
    • 关节造影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的应用△ 

      2022, 30(13):1216-121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4

      摘要 (6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造影在儿童新鲜孟氏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 46 例新鲜孟氏骨折患儿。所有患儿均行肘关节造影术,依据骨折类型与造影结果分别给予不同治疗。评价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46 例中,3 例行手法整复石膏固定,15 例行弹性髓内钉固定,8 例行钢板螺钉固定,7 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固定,8 例行 Mini-ilizarov 外固定架固定,5 例行单边外固定架固定。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均无严重并发症,造影时间(5.83±2.75)min;治疗操作时间(46.58±10.45)min。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13.06±3.27)个月,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12.16±1.31)周。末次随访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45.65± 6.16)°,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平均(163.20±3.62)°。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1.53±1.06)周。依据 Mayo 评分,临床结果优 43 例, 良 3 例,优良率 100%。影像方面,术后所有患儿桡骨颈轴延长线均通过肱骨小头骨骺,肱桡关节对位良好。术后 4 周复查 X 线片示断端均有骨痂形成。[结论]对于儿童新鲜孟氏骨折行肘关节造影能清楚地显示出肘关节形态,准确反映复位效果。

    • 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低切迹钢板固定与肩袖锚定

      2022, 30(13):1220-122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5

      摘要 (9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切迹钢板固定联合缝线锚定肩袖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6 月—2019 年 6 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 3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盂肱关节脱位的患者入院后即行手法复位,均采用经三角肌前中劈开入路低切迹钢板固定与缝线锚定肩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 (86.56±10.3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2.44±12.42)ml。手术切口均 1 期愈合,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等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4.48±2.36)个月。VAS 评分随时间推移显著下降(P<0.05),而 Constant-Murley 评分显著增加(P<0.05)。所有患者均无肩峰下撞击、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不良影像表现。[结论]低切迹钢板联合锚定技术是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有效方法。

    • 全麻复合竖脊肌阻滞应用于腰椎融合术的效果△ 

      2022, 30(13):1223-122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6

      摘要 (4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腰椎融合术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 60 例全身麻醉下行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0 例术前均加竖脊肌阻滞麻醉,30 例常规全麻,未增加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阻滞组各时间点 MAP、HR 平稳 (P>0.05),但常规组在切皮和切除椎间盘时显著上升 (P< 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苏醒室停留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术后 24 h 阻滞组 QoR-15 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但术后 48 h 两组间 QoR-15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 6、12 h 阻滞组的静息和活动 NRS 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但术后 24 h 两组间 NRS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组术后 48 h 舒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用于腰椎融合手术,可改进镇痛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 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

      2022, 30(13):1227-1229,123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7

      摘要 (4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与股前外侧皮瓣比较,评价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和前臂创伤性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2 月—2019 年 8 月本院手术治疗手和前臂创伤性皮肤缺损 10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6 例接受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 (股深动脉组),50 例接受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 (股外侧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与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股深动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甲级愈合率和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优于股外侧组 (P<0.05),但是股深动脉组的皮瓣面积显著小于股外侧组 (P<0.05)。随访时间 12 个月以上。两组开始主运动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TAM 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较于股前外侧皮瓣,采用游离股深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创伤性皮肤缺损具有安全、简便、高效的应用优势,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 右美托咪定竖脊肌阻滞对椎间孔镜术镇痛影响

      2022, 30(13):1230-123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8

      摘要 (5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medetomidine, Dex) 竖脊肌阻滞对椎间孔镜术镇痛的影响。[方法]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本院 89 例拟行椎间孔镜术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Dex 组 45 例,给予 Dex 竖脊肌阻滞;非 Dex 组 44 例,给予常规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镇痛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间 MAP 和 HR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手术开始时、切除关节突时、切除髓核时 (T3) 和手术结束时,Dex 组的 MAP 及 HR 均显著低于非 Dex 组 (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 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应时间点,Dex 组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非 Dex 组(P<0.05)。Dex 组术中舒芬太尼消耗量、术中舒适度 NRS 评分、恢复室停留时间、术后 6 h 和 12 h 的 PCIA 按压次数均显著优于非 Dex 组(P<0.05)。[结论]Dex 竖脊肌阻滞能够延长椎间孔镜术患者镇痛时间,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

    • 环形外固定和膜诱导治疗胫骨近端感染性骨缺损

      2022, 30(13):1234-123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19

      摘要 (4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环形外固定架联合膜诱导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2020 年,采用上述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后感染骨缺损 4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Ⅰ期感染创面清创、环架固定,Ⅱ期进行植骨或骨搬移。记录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6~62 个月,平均(23.62±4.54)个月,所有病灶愈合,无感染复发。随时间推移,患者的膝 ROM 和 HSS 评分显著增加(P<0.05)。实验室检测方面,术后深部创面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 23 例,里昂葡萄球菌 8 例,大肠埃希菌 12 例,鲍曼不动杆菌 4 例。术后 6 个月 WBC、CRP 和 ESR 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环形外固定架联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近端术后感染骨缺损临床效果满意。

    • 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舟月分离的骨间韧带修补

      2022, 30(13):1238-124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20

      摘要 (4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内固定与舟月骨间韧带 (scapholunate ligament, SLIL) 修补治疗合并桡骨远端骨折舟月分离 (scapholu- nate dissociation, SL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6 月—2019 年 12 月采用内固定与 SLIL 修复治疗的新鲜桡骨远端骨折合并 SLD 的 1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术中发现,SLIL 部分撕裂 9 例,完全撕裂 5 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9.12±5.84)个月,末次随访时 VAS 评分较术前显著减少 (P<0.05),改良 Mayo 腕关节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患侧背伸、旋前、旋后、握力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腕关节屈曲仍显著小于健侧(P<0.05)。术后 8 周,舟月间隙、舟月角均显著改善,恢复到正常范围;掌倾角、桡偏角也显著改善(P<0.05),手术前后尺骨变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SLD 得到纠正。[结论]对于新鲜合并桡骨远端骨折的 SLD,复位固定桡骨的同时修补 SLIL,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基层工作
    • 多因素干预对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认知的影响

      2022, 30(13):1242-124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21

      摘要 (50)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多因素干预对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认知的作用。[方法] 2016 年 5 月—2021 年 5 月对 216 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包括 PFNA、HA 和 THA 术。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 108 例。干预组于围手术期给予全身营养支持,多模式镇疼,及早输血矫正贫血,心理辅导和早期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比较两组近期临床效果,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干预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 1 个月和术后 6 个月时,干预组的 Harri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围手术期干预组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术后 6 例发生认知障碍,占 5.56%。术前 24 h 两组间 MMSE 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5 d 干预组的 MMSE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多因素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加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

    • >个案报告
    • 骨水泥椎间孔渗漏斜外侧入路手术取出1例

      2022, 30(13):1246-124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13.22

      摘要 (48)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