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0(20):1825-182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1
摘要:各种涉及肢体的疾病或创伤都有可能导致患者肢体畸形致残。以往只重视肢体畸形的矫正和功能代偿,费用高,效果差。近十年来,肢体畸形矫正的总体概念不断更新,更加强调原发性疾病和损伤的正确治疗及康复,预防畸形发生;此外, 对肢体畸形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在矫正肢体力线的基础上,重获关节活动度,重建韧带稳定性和肌肉平衡;各种手术矫正与患者积极参与康复相结合。本文评述了下肢畸形的原因、评估、矫正原则和治疗方案选择,并简要介绍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近十年来的工作。
2022, 30(20):1830-183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2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7 月—2019 年 11 月本科行 TKA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6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 34 例采用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完成 TKA(联合组);34 例常规采用股骨后髁外旋 3°截骨完成 TKA(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并发症。术中出现初始屈曲间隙不平衡联合组为 3 例,而常规组为 11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 (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透视次数、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 (25.91±1.20) 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 评分显著降低 (P<0.05),而 KSS 评分和 ROM 显著增加 (P< 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术后 12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联合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各时间点联合组 KSS 评分和 ROM 均优于常规组(P<0.05)。 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 FTA 角和 MPTA 角均显著改善 (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两组间 FTA、MPTA 、α 角、β 角、SFA、STA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性化测量截骨联合间隙平衡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有利于获得膝关节屈曲间隙平衡,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测量截骨技术。
2022, 30(20):1836-184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3
摘要:[目的]比较肘外侧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肱骨小头 Dubberley II-IIIB 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2 月—2019 年 12 月本院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Dubberley II-IIIB 型肱骨小头骨折 3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1 例采用外侧入路;18 例采用鹰嘴截骨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外侧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显著优于截骨组 (P<0.05),但截骨组术后恢复主动活动时间和透视次数显著优于外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 (18.74±2.65) 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 VAS 评分显著下降,而肘伸屈 ROM 和肘 MEPS 评分显著增加 (P< 0.05)。术后 1 个月,截骨组 VAS 评分、MEPS 评分及肘伸-屈 ROM 均显著优于外侧组(P<0.05),但是,术后 6 个月及术后 12 个月时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已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像方面,截骨组的骨折复位质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外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外侧入路,鹰嘴截骨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 DubberleyII-IIIB 型骨折可以使骨折断端获得更好复位与固定稳定性,允许患者早期活动,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2022, 30(20):1842-184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4
摘要:[目的] 比较内固定与非内固定尺骨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8 年 7 月—2020 年 7 月,79 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均接受尺骨截骨,肱桡关节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治疗。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2 例术中对截骨行内固定,37 例术中未对截骨行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非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固定组(P<0.05)。患者均获随访 12 个月以上,非固定组恢复术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固定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前臂旋前、旋后、肘屈伸 ROM 及 Mayo 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术后 RCL 对合与 RCC 程度均显著改善 (P<0.05)。末次随访时,非固定组的 RCL 对合与 RCC 程度均显著优于固定组 (P<0.05)。非固定组截骨影像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固定组 (P<0.05)。[结论] 对于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尺骨截骨非内固定的临床效果优于截骨内固定。
2022, 30(20):1848-185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5
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20 年 1 月 60 例肱骨投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 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增加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外固定组),30 例采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和影像资料。[结果]术中桡神经损伤外固定组为 1 例,内固定组为 6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外固定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内固定组 (P<0.05)。两组患者随访 (14.23±1.89) 个月。外固定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 (P< 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肘伸屈 ROM、肩上举 ROM 及 MEPS 、Constant-Murley 评分均逐渐增加,且外固定组肘伸屈 ROM 及 MEPS 评分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肩上举 ROM 及 Constant-Murle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像显示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 (P<0.05)。[结论] 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均为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较好方法。外固定架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骨折可早期愈合。
2022, 30(20):1853-185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6
摘要:[目的]比较劈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 Neer 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在本院开放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 Neer 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伴盂肱脱位 3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16 例采用劈三角肌入路,17 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肌间隙入路。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劈三角肌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肌间隙组(P<0.05),但前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后者(P<0.05),两组恢复主动伤肩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12 个月以上,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3 个月,劈三角肌组 Constant-Murley 评分显著优于肌间隙组 (P<0.05),但术后 12 月,肌间隙组显著优于劈三角肌组(P<0.05)。术后 3 个月时两组在前屈上举和外展上举 ROM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 12 个月,肌间隙组显著优于劈三角肌组 (P< 0.05)。影像方面,肌间隙组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劈三角肌组(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肌间隙组晚期不良影像表现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劈三角肌组 (P<0.05)。[结论] 肌间隙入路较劈三角肌入路治疗<70 岁 NeerⅢ、Ⅳ型肱骨近端骨折脱位,具有骨折复位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
2022, 30(20):1859-186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7
摘要: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率极高,其预后差与易转移的特点直接相关,转移是肺癌进入晚期的重要标志。骨骼系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肺癌骨转移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容易漏诊、误诊。肺癌骨转移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部位不典型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本文对肺癌骨转移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的方式、影像学表现、诊断、影像学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新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对肺癌骨转移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提高肺癌骨转移影像学诊断准确率。
2022, 30(20):1863-186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8
摘要:缓解髋膝关节炎终末期和部分严重关节创伤所致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和步态,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和异常步态。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作为具有全面、客观、高精度、高效率等优点的步态评估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相关的临床研究,借助该系统可精准测量并分析髋膝关节置换术前后运动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数据,为诊疗和康复训练提供客观数据支持。简述三维步态分析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及后期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应用,为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在优化髋膝关节置换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方案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
2022, 30(20):1868-187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09
摘要:胸腰椎骨折和重型颅脑损伤是由高处坠落、车祸等原因造成的常见病,两者往往合并发生,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速康复外科通过优化围手术期的多种措施达到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的效果。目前,对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术和颅脑手术的护理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尚欠完善。本文对加速康复用于胸腰椎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2022, 30(20):1872-187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0
摘要:[目的] 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估新型腰椎侧前逆向椎弓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建立正常人体下腰椎 (L3~S1) 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而后建立 L4/5椎间盘切除笼架置入后 5 种内固定模型:(1) 侧方椎体螺钉固定 (lateral vertebral screw, LVS);(2)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UPS);(3) 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bilateral pedicle screw, BPS);(4) 侧前方逆向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 (2 钉)(anterolateral pedicle screw-rod, ALPSR);(5) 侧前方逆向椎弓根螺钉钉板系统 (4 钉)(anterolateral pedicle screw-plate, ALPSP)。L3椎体的上表面施加 400 N 的轴向预载荷和 7.5 N · m 的扭转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右旋转的活动度,以及上终板和笼架的峰值 Von Mises 应力。[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健康人的下腰椎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与完整组比较,ALPSP 模型在前屈及左右侧屈控制最佳;而 BPS 模型在后伸和左右旋转控制最佳,ALPSP 模型次之。前屈及左右侧屈的条件下,ALPSP 上终板压力峰值最小。后伸及左右旋转条件下,BPS 上终板压力峰值最小,ALPSP 次之。笼架应力也呈现相应的变化趋势,ALPSP 与 BPS 模型相当。[结论]ALPSP 能够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具有 BPS 相似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优于 LVS 和 UPS。
2022, 30(20):1877-187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1
摘要:[目的]介绍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肩关节镜下清理并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取出内固定装置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男,73 岁,右肱骨近端内固定物留存、活动受限 30 个月。常规肩关节镜入路,清理盂肱关节内及肩峰下粘连的瘢痕及增生的滑膜组织,做肩峰成形等肩关节内的手术操作。增加肩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在关节镜辅助直视下,剥离内固定物表面覆盖软组织,显露钢板及螺钉,并完整取出内固定装置。[结果] 术后 1 个月复查,右肩关节前屈 140°,后伸 45°,外旋 70°,内旋 60°,外展 150°,肩关节 UCLA 评分 32 分。[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松解内固定装置取出手术操作简便、微创、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2022, 30(20):1880-188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2
摘要:[目的]介绍 3D 打印个性化假体翻修置换伴复杂髋臼缺损假体失败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个性化髋臼假体对 11 例复杂髋臼缺损患者实施髋关节翻修术。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进行髋部薄层 CT 扫描,建立 3D 数字模型,设计制作个性化假体。并进行术前 3D 模型手术模拟。术中显露并取出松动的假体,置入个性化 3D 打印假体。螺钉多维度加压固定髋臼假体并重建其解剖对位关系,假体和宿主骨残留间隙用异体颗粒骨填塞植骨。[结果]11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 (39.18±3.37) 个月。末次随访时 VAS 评分显著降低 (P<0.05),而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显著增加 (P< 0.05)。术后 36 个月定制髋臼假体的生存率达到 100%。[结论] 3D 打印个性化假体在髋翻修术中治疗复杂髋臼缺损的临床疗效良好。
2022, 30(20):1884-188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3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缺损富血小板血浆复合游离骨块回植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 15 例开放性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复合游离骨块回植治疗。一期急症行清创手术,取出较大的游离骨块,用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骨缺损处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将取出的游离骨块寄养于同侧大腿中段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术后抗感染对症治疗。 创面愈合且无明显感染迹象后行二期手术,去除外固定架,改用钢板固定骨折,将寄养骨块取出后用咬骨钳咬碎成微粒状后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混合回植于骨缺损处。[结果]15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24 个月,术后无感染病例,骨折均顺利骨性愈合,愈合时间 10~15 个月。[结论]开放性胫骨缺损富血小板血浆复合游离骨块回植,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等优点,是治疗开放性骨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王崧伊,刘书燕,翟建国,陈芳建,鞠昌军,陈召洋,金海龙,庄洁
2022, 30(20):1888-189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4
摘要:[目的]介绍第 5 掌骨基底部腱-骨移植修复近节指基底部复合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 6 例近侧指骨基底部复合缺损患者行修复术。术前行 X 线检查,测量指基底部关节面缺损面积,根据骨折线设计截骨。于第 5 腕掌关节背侧作纵行切口,保护尺神经腕背支,按截骨设计切取第 5 掌骨基底部带部分尺侧腕伸肌腱的腱-骨移植,修整移植物,植于指骨基底缺损处,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被修复关节稳定,无痛。术后影像显示受区骨折愈合时间为 2.7~3.4 个月,且供区第 5 腕掌关节稳定。术后随访 6~12 个月,末次随访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临床结果 4 例优,2 例良。[结论]第 5 掌骨基底部腱-骨移植能一期修复指骨基底部伸肌腱止点、肌腱、骨软骨缺损,是治疗指基底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2022, 30(20):1892-189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5
摘要:[目的] 探讨伤椎体内植骨长斜椎弓钉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 年 2 月—2018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 42 例,采用伤椎体内植骨、长斜椎弓钉固定、椎板间开窗减压治疗。总结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2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2.45±1.45)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 VAS 和 ODI 评分显著降低 (P<0.05)。ASIA 分级,术前 B 级 12 例恢复至末次随访时 E 级 8 例和 D 级 4 例;术前 C 级 30 例均恢复至 E 级 (P<0.05)。 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后凸 Cobb 角显著减少(P<0.05)。[结论]伤椎体内植骨长斜椎弓钉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改善神经功能,重建伤椎高度,减少迟发性后凸畸形,有效维持矫正效果。
2022, 30(20):1896-189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6
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断裂合并外侧半月板放射状裂(lateral meniscus radial tear, LMRT) 一期镜下重建修复的疗效。[方法] 2019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12 月 30 日,对 14 例 ACL 断裂合并 LMRT 的患者采用镜下 I.D.E.A.L 股骨止点定位自体肌腱重建 ACL,同时对 LMRT 缝合治疗。分析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14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平均随访时间 (16.80±2.31)个月,随时间推移, Lysholm 和 IKDC 评分、膝 ROM 均显著增加 (P<0.05);Lachman 试验、前抽屉试验、外侧回旋挤压试验、轴移试验均显著改善 (P< 0.05);影像 K-L 分期无变化 (P>0.05)。[结论] 对 ACL 断裂合并 LMRT 采用镜下 I.D.E.A.L 股骨定位重建 ACL 和水平褥式加垂直褥式缝合外侧半月板放射状撕裂疗效满意。
2022, 30(20):1900-1902,190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7
摘要:[目的] 探讨单根髓内克氏针固定治疗第 5 掌骨颈骨折临床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 年 1 月—2021 年 6 月应用单根顺行 2.0 mm 髓内克氏针固定治疗第 5 掌骨颈骨折再骨折 10 例。总结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60±2.88)min,术中微量出血, 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随访时间平均 (4.90±1.10) 个月,术后随着时间推移,VAS、DASH 评分显著降低 (P<0.05),第五掌指 ROM 显著增加 (P< 0.05),随访过程中发现 1 例克氏针突破软骨下骨进入关节约 2 mm,未完全制动,随访 5 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 3 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复位对位、对线均显著改善 (P<0.05)。末次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失效、松动、移位或断裂,无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单根髓内克氏针固定治疗第 5 掌骨颈再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2022, 30(20):1903-190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8
摘要:[目的] 比较合并腓骨骨折的 Pilon 骨折术中复位顺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 月 150 例合并腓骨骨折的 OA/OTA B、C 型 Pilon 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74 例先处理腓骨,76 例先处理胫骨,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腓骨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胫骨组(P<0.05)。两组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踝 aROM 及 AOFAS 评分均显著增加 (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内固定物的改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 OA/OTA B、C 型 Pilon 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优先处理腓骨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率。
2022, 30(20):1907-1910.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19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硬脊膜密封修复方式预防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2015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手术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 72 例。其中,32 例在肿瘤切除硬脊膜缝合后覆盖明胶海绵(明胶组),40 例在肿瘤切除硬脊膜缝合后覆盖脂肪联合明胶海绵 (复合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硬脊膜切开长度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复合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低于明胶组 (P< 0.05)。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 (28.24±4.63) 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 评分均显著减少 (P<0.05)。在相同时间点,两组间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 Macnab 疗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并缝合硬脊膜后覆盖脂肪联合明胶海绵的临床效果优于覆盖明胶海绵。
张志伟a,付炳金b,杜刚强a,周楠a,孙鸿朔a,贾龙a,王志刚a,张锴a,杨淑野a
2022, 30(20):1911-1913,191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20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牵引床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 2 月—2020 年 8 月,58 名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 例术中使用新型牵引床(新型组),30 例术中使用传统牵引床 (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新型组体位摆放时间显著短于传统组 (P<0.05),但两组闭合复位时间、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 3 个月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伸-屈 ROM、Harris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伸-屈 ROM、Harri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 Garden 指数、头颈短缩、颈干角均有不良改变,其中,Garden 指数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颈短缩和颈干角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 Garden 指数、头颈短缩和颈干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新型牵引床能够有效减少体位摆放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刘彬,姜泽威,李佳佳,张廷伟,杨永军,周纪平,杨凯,吴瑞,谭远超
2022, 30(20):1914-191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21
摘要:[目的]评估术中三维实时导航系统辅助植钉技术的影像结果。[方法]2016 年 3 月—2019 年 3 月,62 例患者接受胸腰椎椎弓根钉固定术,术中随机选择一侧采用三维实时导航置钉,另一侧采用徒手置钉。采用 Rampersaud 的标准对影像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62 例患者共置钉 204 枚。胸椎 62 枚,置钉准确率导航辅助侧为 93.55% (29/ 31),徒手侧为 77.42% (24/31),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腰椎 142 枚,置钉准确率导航辅助侧为 97.18% (69/71), 徒手侧为 80.28%(5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弓根置入采用三维实时导航系统辅助技术,显著提高了置钉的精确性。
2022, 30(20):1918-1920.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0.2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