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30(23):2112-211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1
摘要:21 世纪骨科运动医学关节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由于髋关节结构复杂,位置深在,操作困难,髋关节镜手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但随着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FAI)疾病的不断认识和关节镜手术技术的创新发展,该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手术量成倍增加。近年,国内髋关节镜领域专家传承老一辈专家打下的坚实基础,积极吸收引进国际髋关节镜先进理念与技术,坚持自我创新与发展,髋关节镜手术得到了良好普及,并逐步跟上了国际发展的步伐。这期间产生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技术,为髋关节镜技术在国内的创新发展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中国髋关节镜技术的国际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徐会法,李超,刘峙辰,沙佳,范宗峙,第五维龙,严亚波,黄鲁豫
2022, 30(23):2116-212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2
摘要:[目的]比较踝上截骨矫正青少年踝内翻畸形是否腓骨截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踝上截骨矫正踝内翻畸形 2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18 例保持腓骨完整 (fibula intact, FI),11 例同时行腓骨截骨 (fibular osteotomy, FO)。对比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FI 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显著优于 FO 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等级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随访(49.72±19.44)个月。FI 组恢复下地行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早于 FO 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 AOFAS 踝与后足评分显著增加(P<0.05),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踝背伸-跖屈 RO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影像方面,至末次随访所有截骨均骨性愈合。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胫骨远端关节面角、胫骨侧位关节面角、胫骨踝穴角均显著改善(P<0.05),距骨倾斜角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及末次随访时,FO 组 TC 角均显著优于 FI 组(P<0.05)。[结论]两组均可矫正胫骨远端内翻畸形。FI 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优于 FO 组,而 FO 组对 TC 角矫正优于 FI 组。
2022, 30(23):2122-212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3
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逻辑回归和 XGBoost 算法的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2 月—2021 年 10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接受 TKA 手术治疗的 3 71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逻辑回归和 XGBoost 算法预测模型,筛选围手术期出现 DVT 的预测因素,并比较两者的预测效能。[结果]3 711 例患者中,TKA 术后共有 889 例患者发生 DVT,总发病率 23.96%。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非 DVT 组相比,DVT 组年龄显著更大(P<0.05),低分子肝素和 X 因子抑制剂使用的比率显著更高(P<0.05), 术后 6 h 早期抗凝比率显著更低(P<0.05)、术前准备时间显著更短(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更长(P<0.05),手术时间显著更长(P<0.05),术前 D-二聚体含量显著更高(P<0.05),术前凝血酶原活动度更低(P<0.05)、术后血磷含量更高(P<0.05)、术后尿素氮肌酐比值更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逻辑回归表明:术后尿素氮肌酐比值升高(OR=1.576,P<0.05)、术后住院时间长(OR=1.393,P<0.05)、高龄(OR=1.214,P<0.05)、术后血磷升高(OR=1.160,P=0.05)、术前 D-二聚体升高(OR= 1.058,P=0.05)是发生 DVT 的危险因素。XGBoost 模型显示年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 D-二聚体水平、血清尿素氮/肌酐比值、 使用低分子肝素是重要的特征向量。两种预测模型 ROC 分析的 AUC 分别为 0.709 和 0.840。[结论]XGBoost 模型对于 TKA 围手术期 DVT 事件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患者年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 D-二聚体含量、血清尿素氮/肌酐比值、使用低分子肝素是潜在的重要预测指标。
2022, 30(23):2128-213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4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 Kümmell’s 病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方法]2018 年 5 月—2021 年 5 月,作者对 106 例(134 个椎体)老年 Kümmell’s 病患者行 PVP 治疗,依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将患者分为渗漏组和无渗漏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二分变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结果] 106 例 (134 个椎体) 中,57 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渗漏率为 42.54%(57/134)。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与无渗漏组相比,渗漏组的 Kümmell’s 病分期更重,骨折部位中腰椎比率更高,椎体损伤中裂隙损伤比率更高、骨水泥量更大、骨水泥形态呈弥漫状的比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骨水泥分布呈弥漫状 (OR=4.450,95% CI:1.989~9.957,P<0.001)、骨折部位在腰椎 (OR=4.380,95% CI:1.880~10.202,P=0.004)、骨水泥注射量大(OR=3.896,95% CI:1.133~13.401,P<0.001)、椎体损伤类型为裂隙状(OR=3.518,95% CI:1.239~9.995,P<0.001)是老年 Kümmell’s 病患者 PVP 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折部位在腰椎、骨水泥注入量大、椎体损伤类型为裂隙型是老年 Kümmell’s 病 PVP 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加强防范。
2022, 30(23):2133-213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5
摘要:[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对髌骨骨折内固定的影响。[方法]2018 年 1 月—2021 年 3 月,共 50 例急性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两组,PRP 组 25 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局部注射 PRP 4~4.5 ml;无 PRP 组 25 例仅行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术后 1 周 V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 (18.62±2.63) 个月,两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而 Bostman 评分、膝伸屈 ROM 均显著增加 (P<0.05)。相应时间点,PRP 组时间点 VAS 评分、Bostman 评分、膝伸屈 ROM 均显著优于无 PRP 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和影像骨折愈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时间推移,Kellgren-Lawrence 骨性关节炎分级有加重趋势,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 Kellgren-Lawrence 骨性关节炎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髌骨开放复位内固定时局部使用 PRP 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计国旗,石博文,赵志明,张克刚,陈旭,刘亚斌,郭峰,蔡成阔,舒衡生
2022, 30(23):2139-214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6
摘要:[目的] 比较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拉力钉与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在本科接受手术治疗的 59 例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 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拉力钉固定,28 例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外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 (P< 0.05)。随访时间平均 (23.32±5.22) 个月,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膝伸-屈 ROM、踝背伸-跖屈 ROM 均显著增加 (P<0.05), 术后 1、3 个月外固定组膝伸-屈 ROM 显著优于髓内钉组 (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 Johner-Wruhs 评分、有无跛行及分度、有无下蹲受限及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像方面,相应时间点,外固定组的对位对线均显著优于髓内钉组(P<0.05);外固定组的胫骨长度差均显著小于髓内钉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拉力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可获得与髓内钉相当的临床效果,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2022, 30(23):2144-214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7
摘要:[目的]比较在第 1 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 跖骨头 Weil 截骨与跖趾松解治疗中晚期类风湿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7 月—2020 年 7 月手术治疗 36 例类风湿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在第 1 跖趾融合的基础上,16 例行跖骨头 Weil 手术(截骨组),20 例行跖趾关节松解术(松解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 住院时间和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截骨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松解组 (P<0.05)。两组患者随访 (15.23±2.36)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 评分均显著显著减小(P<0.05),而 AOFAS、Maryland 评分显著增加(P<0.05);截骨组抓地力显著改善(P<0.05),而松解组抓地力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 VAS、AOFAS、Maryland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截骨组跖趾关节主动活动抓地力显著优于松解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 HVA 角、IMA 角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 HVA 角、IMA 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 1 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 跖骨头 Weil 截骨与跖趾松解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相比之下,截骨组跖趾抓地力优于松解组。
2022, 30(23):2149-215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8
摘要:股骨头坏死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ONFH) 是常见和难治性骨科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已证实 ONFH 的发生、发展与巨噬细胞的异常极化现象有关。促炎型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inflam- matory macrophages, M1) 的过度激活以及向抗炎型巨噬细胞 (alternatively activated/regenerative macrophages, M2) 的极化失败, 介导了坏死骨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持续的骨组织破坏和再生修复障碍,最终诱发 ONFH。在这一过程中,多条信号通路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本文中,作者综述了 ONFH 巨噬细胞极化现象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巨噬细胞异常极化与 ONFH 的关系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
2022, 30(23):2154-215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09
摘要:假体周围感染以及由感染导致的骨溶解是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最严峻挑战。巨噬细胞作为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不仅能够通过吞噬、极化等多种途径发挥抗感染作用,还可以分泌多种活性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实现骨整合。因此,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为同步实现预防感染和促进骨整合,假体-骨界面的巨噬细胞免疫调控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巨噬细胞在关节假体置入过程中所涉及的表型转换及其抗感染和成骨作用,可为研发涉及巨噬细胞免疫调控的多功能假体提供理论依据。
2022, 30(23):2158-216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0
摘要:钽金属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中,由于具有极佳的生物惰性和生物相容性,也被称为“亲生物”金属。纯钽在骨科中的应用已经 80 余年,但纯钽与骨组织弹性模量相差较大,不利于骨愈合。多孔钽是一种开孔金属结构,外观近似于人松质骨。它具有低弹性模量,接近于软骨下骨和松质骨,能够获得更好的负荷转移和最小化应力屏蔽现象。它的摩擦系数是生物材料中最高的之一,甚至在没有螺钉固定情况下,可以充分地获得融合器的初步稳定性。本文针对多孔钽融合笼架在颈椎前路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融合器提供参考。
2022, 30(23):2162-216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1
摘要:[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膝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疼痛与软骨退变的影响。[方法] 30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假手术组 10 只动物仅切开关节囊,其余 20 只动物切断前交叉韧带离断法建立 KOA 大鼠模型。姜黄素组给予姜黄素 (50 mg/kg) 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1 次/d,连续 8 周。建模术后 8 周,评价疼痛反应,行组织学观察与评分,ELESIA 法检测滑液 IL-1β、TNF-α,MCP-1 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软骨 MMP1、MMP-13、Aggrecan 和 Collagen Ⅱ。[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 MWT 和 TWL 均显著降低(P<0.05),而 OARSI 组织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 MWT、TWL 显著升高(P<0.05),OARSI 评分显著降低(P<0.05)。ELE- SIA 检测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 IL-1β、TNF-α、MCP-1 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 IL-1β、 TNF-α、MCP-1 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 检测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组织 MMP-1、MMP-13 蛋白显著升高,而 Aggrecan 和 Collagen Ⅱ蛋白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 MMP-1、MMP-13 显著降低,而而 Aggre- can 和 Collagen Ⅱ显著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显著减轻 KOA 大鼠膝关节的痛觉过敏和软骨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 IL-1β、TNF-α,MCP-1 的含量及恢复软骨代谢平衡有关。
2022, 30(23):2167-2170.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2
摘要:[目的] 介绍内踝截骨入路自体带骨膜髂骨移植治疗 Hepple Ⅴ期距骨软骨病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8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手术治疗 26 例 Hepple Ⅴ期距骨软骨病患者。踝关节内侧作弧形切口,应用微型摆锯先后在内踝的水平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做三平面截骨,暴露距骨后刮除病变骨软骨形成骨槽,取带骨膜髂骨,修整成形后嵌压入受区骨槽。 复位内踝,垂直截骨面置入 3 枚空心螺钉固定。[结果]26 例患者手术顺利且无不良并发症,随访 24~47 个月。末次随访时, VAS 疼痛评分、AOFAS 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 CT 提示骨软骨病变与截骨面愈合良好。[结论]三平面截骨术技术可有效暴露距骨软骨病灶,术后截骨面愈合良好,手术具有确切的中期临床疗效。
2022, 30(23):2171-2174.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3
摘要:[目的]评价经椎弓根下缘入路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 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12 月重度 OVCF(椎体压缩程度 >67%)4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低位平行穿刺法,经双侧椎弓根下缘入路行 PKP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单椎体手术时间平均为 (64.58±137.06) min,透视次数为 (21.68±6.12) 次,骨水泥注入量 (3.79±1.06)ml。7 例出现骨水泥渗漏(14.58%),其中椎间隙渗漏 3 例(6.25%),椎体旁渗漏 4 例(8.33%),所有渗漏均无临床症状。随时间推移, VAS 和 ODI 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影像方面,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局部后凸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经椎弓根下缘 PKP 可在常规透视和穿刺工具下,安全便捷地建立骨水泥灌注的工作通道,治疗重度 OVCF 疗效优良。
2022, 30(23):2175-217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4
摘要:[目的]对上颈椎融合固定术后翻修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翻修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2021 年本科收治的 16 例上颈椎融合失败翻修术的患者,分析翻修原因与翻修术的临床影像结果。[结果]翻修原因为,5 例寰枢椎脱位未能完全复位;5 例术后植骨不融合;3 例减压不彻底;2 例肿瘤患者均为术后肿瘤复发;1 例手术后 1 周感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翻修手术,术中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216.25±23.34)min,术中出血量(406.25±103.08)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1 例肿瘤患者失访,余 15 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31.35±8.98)个月。随时间推移,JOA 评分显著增加(P<005), ASIA 评级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翻修术后颈头对线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ADI 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SAC 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上颈椎翻修因素很多情况下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合理制定翻修手术方案和术中精准操作, 翻修术仍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2022, 30(23):2179-218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5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不同质塌陷股骨头坏死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 年 10 月—2019 年 6 月,对 28 例双侧非同质股骨头坏死患者,均实施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比较两侧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时间推移,两侧术后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髋屈-伸 ROM、内-外旋 ROM、Harris 评分显著增加(P< 0.05)。术后 6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侧 VAS 评分及 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髋侧髋屈-伸 ROM、内-外旋 ROM 优于保髋侧(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换髋侧 PDIT、FO 显著增加(P<0.05),保髋侧无显著变化(P> 0.05),术后两侧 PDIT、FO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换髋与保髋治疗双侧不同质塌陷股骨头坏死,保髋侧可以获得与换髋侧相当的近期临床效果,能够延缓甚至避免关节置换。
2022, 30(23):2184-218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6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切除后 3D 打印定制假体在重建骨缺损中的设计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8 年 6 月—2020 年 12 月采用 3D 打印假体手术保肢治疗 14 例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均位于长骨骨干;其中骨肉瘤 10 例,尤文肉瘤 2 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2 例,Enneking 分期均为 IIB 期。[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均未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平均(162.33±72.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 521.42ml±638.42)ml,切口长度平均(20.50± 5.69)cm,切口愈合时间平均(14.00±2.44)d,住院时间平均(19.00±2.10)d。所有患者随访(23.70±16.92)个月。与术后 3 个月相比,术后 6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显著降低 (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肢体功能 MSTS93 系统评分无显著变化 (P>0.05),患者生存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 5 例出现肺转移,其中,3 例死于多发转移,2 例带瘤生存,占 35.71%;另外 9 例无瘤生存,占 64.29%。[结论]3D 打印假体可以给长骨骨干肿瘤保肢提供一个较好的选择。
2022, 30(23):2188-219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7
摘要:[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6 月—2019 年 3 月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融合固定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4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下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 (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 (ODI) 和改良 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转为开放或者其他手术方式病例,手术时间 (181.33±20.21) min,术中出血量 (167.81±37.41) ml。 有 3 例硬膜破裂导致脑脊液漏,1 例神经根外膜撕裂,术中均未进行修补等处理,愈后良好。随时间推移,VAS 评分及 ODI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 Macnab 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达到 92.50%(37/40)。[结论] 显微镜微创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良好。
2022, 30(23):2192-219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8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 椎间盘切除和纤维环修复术治疗巨大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9 月—2021 年 9 月采用 UBE 椎间盘切除纤维环缝合治疗巨大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3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3.74± 5.23)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 VAS 及 ODI 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 JOA 评分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按改良 MacNab 标准,优 23 例,良 5 例,可 3 例;优良率为 90.32%。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 3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管面积显著增加(P<0.05);椎间隙高度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 分级显著改善(P<0.05)。[结论]UBE 椎间盘切除纤维环修复术可有效治疗巨大突出型椎间盘突出,临床效果满意。
2022, 30(23):2196-219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19
摘要:[目的]为椎间孔镜(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TM技术)手术的实施提供参考影像测量数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7 月—2021 年 9 月 78 例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测量穿刺的椎间孔宽度、安全水平距离、水平角度和头倾角度,并在术中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穿刺目标靶点并评估手术有效率和安全性。[结果]不同脱垂程度同节段椎间孔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脱垂程度,不同节段间椎间孔宽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宽度:L3/4>L4/5>L5S1。安全水平角、穿刺进针点距离棘突的体表水平距离在不同脱垂程度同节段及相同脱垂程度不同节段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上述影像数据为引导,所有患者术中均达到靶向穿刺并顺利完成手术。[结论]术前影像三维测量有利于制定个性化穿刺规划,指导术中安全准确地穿刺。
刘大勇,隋国侠,伦登兴,厉锋,徐兆万,庄青山,冀旭斌,任国帅
2022, 30(23):2200-220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20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 EODL) 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 1 月—2021 年 6 月对 21 例颈椎管狭窄症、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行改良的 EODL。评价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21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脊髓、神经、椎动脉损伤、硬膜囊撕裂,无术后 C5神经根麻痹。随访 12~36 个月,共 2 例患者术后出现新发的轴性痛,发生率为 9.52%;2 例轴性痛患者均为轻度,术后 3 个月随访时轴性痛消失。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 VAS、NDI 和 mJOA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影像测量颈椎前凸角显著丢失(P<0.05),但仍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结论] 改良的 EODL 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颈椎管扩大技术,可降低术后轴性痛、C5神经根麻痹等发生率,并且能够维持较好的颈椎曲度。
2022, 30(23):2204-2205,220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2.23.21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