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2(15):1345-135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54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与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 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62 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7 例采用 PELD 治疗 (减压组),35 例采用 MISTLIF 治疗 (融合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随访和影像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减压组手术用时 [(54.4±11.4) min vs (104.4±10.5) min, P<0.001]、切口总长度 [(0.9±0.1) cm vs (6.2±1.5) cm, P<0.001]、术中失血量 [(38.5±18.8) ml vs (85.1±50.8) ml, P<0.001]、下地行走时间 [(10.7±6.6) d vs (29.1±12.7) d, P<0.001]、住院天数 [(6.1±1.6) d vs (8.5±2.6) d, P<0.001] 均显著优于融合组。两组随访时间均超过 12 个月,减压组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融合组 [(44.6±12.6) d vs (57.7±10.0) d, P< 0.001]。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腰痛、腿痛 VAS 和 ODI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椎管面积和侧隐窝矢径均显著增加(P<0.05),而腰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术前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组的椎管面积 [(165.0±7.3) mm2 vs (201.5± 12.9) mm2 , P<0.001]、侧隐窝矢径 [(4.1±0.4) mm vs (4.9±0.5) mm, P<0.001] 均显著小于融合组,两组间腰椎前凸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微创术式临床效果相当,但相比 MISTLIF 技术,应用单纯减压的 PELD 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更微创,患者恢复更快。
慈吉辰,汲长蛟,张建新,孔鹏,翟钰泽,宫宸,孙昌宇,申素昊,牟海波
2024, 32(15):1352-1358.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22
摘要:[目的] 比较双通道脊柱内镜下椎间融合术 (biport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BE-LIF) 与传统半椎板切除腰椎椎间融合术 (hemilamiectomy and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HL-LIF) 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2022 年 11 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 7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医患沟通结果,35 例采用 BELIF,41 例采用 HL-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辅助检查等资料。[结果] 虽然 BE-LIF 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 HL-LIF 组,但 BE-LIF 组切口长度 [(7.1±1.0) cm vs (11.5±2.2) cm, P<0.001]、术中失血量 [(240.0±121.2) ml vs (344.9±140.9) ml, P<0.001]、 下地时间 [(3.2±0.5) d vs (4.4±0.5) d, P<0.001] 均显著优于 HL-LIF 组。平均随访时间 (15.8±2.3) 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的 VAS、ODI、JOA 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术后 5 个月时,BE-LIF 组的腰痛 VAS [(1.4±0.5) vs (1.8±0.7), P=0.005]、ODI [(15.3±2.5) vs (16.7±3.2), P=0.039]、JOA 评分 [(25.3±1.0) vs (24.2±1.5), P<0.001] 均显著优于 HL-LIF 组。影像方面,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 (P<0.05)。各时间点两组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椎间融合 Bridwell 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BE-LIF 较 HL-LIF 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腰部疼痛轻, 功能恢复速度快。
2024, 32(15):1359-1365.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492
摘要:[目的]利用 Mimics 软件计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骨水泥弥散率,探讨其对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2022 年 12 月在本院行 PVP 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水泥弥散率随机选取高弥散率组(弥散率≥20%)、中弥散率组(10%<弥散率<20 %)、低弥散率组(弥散率≤10%)各 40 例患者,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计算弥散率与末次随访临床和影像资料的相关性。[结果]高弥散率组的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大于中弥散率组和低弥散率组 [(7.5±1.1) ml vs (6.6±1.3) ml vs (6.4±1.2) ml , P<0.001],高弥散率组骨水泥弥散率显著大于中弥散率和低弥散率组 [(22.4±1.5)% vs (14.8±2.4)% vs (8.2±1.0)% , P<0.001] 。高弥散率组二次骨折率显著低于中弥散率组和低弥散组 [例 (%), 2 (5.0) vs 5 (12.5) vs 10 (25.0), P<0.001] 。三组患者术后 VAS 及 ODI 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高弥散率组术后 1 年 VAS 评分显著小于中弥散率组和低弥散率组 [(1.7±0.7) vs (2.2±0.8) vs (2.3±0.5), P<0.001] 。影像方面,三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比、局部后凸角均显著改善 (P<0.05)。术后 1 年时,高弥散率组及中弥散率组椎体前缘高度显著大于低弥散率组 [(23.1±2.1) mm vs (22.2±3.1) mm vs (21.6±1.5) mm, P<0.001],高弥散率组及中弥散率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均显著大于低弥散率组 [(82.6±7.9)% vs (80.7± 4.9)% vs (77.0±5.0)%, P<0.001]。两两相关分析表明,弥散率与 VAS 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33, P<0.001),与椎体前缘高度比 (r=0.345, P<0.001)和椎体前缘高度(r=0.285, P=0.00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中 Mimics 软件计算的弥散率越高,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结果就越优,术后二次骨折率越低。
2024, 32(15):1366-1372.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49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收治的 AS 患者 102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脊组 51 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三维平衡正脊手法干预;常规组 51 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检验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 3 个月疼痛 VAS、巴氏 AS 疾病活动指数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BASDAI)、巴氏 AS 功能指数 (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 BASFI)、指地距、墙枕距均显著减少(P<0.05),胸廓活动度与 Schober 试验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 3 个月,正脊组疼痛 VAS [(2.6±0.8) vs (3.8±1.0), P<0.001]、BASDAI 指数 [(1.7±0.5) vs (2.8±0.6), P<0.001]、BASFI 评分 [(14.8±5.5) vs (35.4±8.6), P<0.001]、指地距 [(15.4±5.0) cm vs (19.3±6.2) cm, P<0.001]、墙枕距 [(1.7±0.5) cm vs (2.5±0.6) cm, P<0.001]、胸廓活动度 [(3.6±0.9) cm vs (2.9±0.7) cm, P<0.001] 及 Schober 试验 [(4.9±1.0) cm vs (3.4±0.8) cm, P<0.001] 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检验方面,治疗后 3 个月,正脊组在 ESR、CRP、IL-6、IL-17、IL-23 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治疗后 3 个月,正脊组矢状面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腰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 cidence, 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 AS 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其疼痛,改善脊柱功能及检验和影像参数。
2024, 32(15):1373-1378.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614
摘要:[目的]比较直前方关节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否缝合前关节囊的临床结果。[方法]2022 年 1 月—2022 年 7 月在本科采用 DAA 行初次 THA 的 205 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切除组 102 例,修复组 103 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下地行走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1 年以上,两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 1 年切除组和修复组患者 VAS 评分 [(6.8±1.1), (0.05±0.2), P<0.001; (6.6±1.1), (0.04±0.2), P<0.001]、Harris 评分 [(42.7±5.9), (94.7±1.9), P<0.001; (41.7±6.1), (94.9±1.6), P<0.001]、髋伸-屈 ROM [(48.1±16.6)°, (122.0±5.4)°, P<0.001; (47.1±14.7)°, (121.9±4.6)°, P<0.001]、内-外旋 ROM [(35.7±14.1)°, (81.4±4.2)°, P< 0.001; (32.7±13.9)°, (81.1±5.2)°, P<0.001] 均显著增改善,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双侧股骨长度差及股骨假体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AA 入路初次 THA 切除与缝合前关节囊对于患者的临床效果没有影响。对于初学者来说,广泛切除关节囊更有利于髋臼的显露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2024, 32(15):1379-1384.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317
摘要:[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内侧稳定结构超声形态与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2023 年 3 月—2024 年 3 月在本院住院的 202 例单侧 KOA 患者纳入本研究,收集患者的超声形态参数及临床数据。分析超声测量指标与 KOA 功能和稳定性的相关性。[结果]依据自我报告的膝关节不稳定性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不稳组 140 例,占 69.3%;稳定组 62 例,占 30.7%。不稳组 WOMAC [(45.2±4.8) vs (29.8±3.8), P<0.001]、VAS [(6.3±1.7) vs (4.4±1.5), P< 0.001]、JLCA [(5.4±1.3)° vs (2.9±1.1)°, P<0.001]、内侧副韧带厚度 [(3.5±1.4) mm vs (2.9±1.3) mm, P<0.001]、内侧半月板外凸 [(3.8± 1.4) mm vs (2.2±0.9) mm, P<0.001] 显著大于稳定组,而前者 HSS 评分 [(65.3±5.1) vs (88.6±3.2), P<0.001]、膝屈伸 ROM [(118.4±5.3)° vs (130.5±5.1)°, P<0.001]、HKA 角 [(170.9±3.7)° vs (176.2±3.1)°, P<0.001]、股内侧肌厚度 [(1.8±0.6) cm vs (2.4±0.5) cm, P<0.001]、股内侧肌横截面积 [(9.1±2.2) cm2 vs (11.3±2.4) cm2 , P<0.001] 小于后者。两者在 K-L 评级上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相关分析表明:股内侧肌厚度和横截面积,与自报膝不稳评分、HSS 评分、HKA 角、膝伸屈 ROM 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 WOMAC、 VAS、JLCA 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反,内侧副韧带厚度和内侧半月板外凸厚度,与自报膝不稳评分、HSS 评分、HKA 角、 膝伸屈 ROM 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 WOMAC、VAS、JLCA 呈显著正相关(P<0.05)。上述超声指标与 K-L 评级之间无相关性。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表明:股内侧肌横截面积(B=-0.101,P<0.05)、内侧副韧带厚度(B=0.112,P<0.05)、内侧半月板外凸(B=0.132,P<0.05)是影响膝关节功能的因素。[结论] 对于自报膝关节不稳患者,行超声检测膝关节内侧结构有临床指导意义。
2024, 32(15):1385-139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06
摘要: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最常见的形式,约占全身各部位结核的 2%。规范的抗结核治疗是临床治疗脊柱结核的根本途径,而手术治疗亦是临床治疗脊柱结核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然而,脊柱结核具有难治愈性和易复发性,疗程长达 1.5~2 年, 且经手术治疗后仍有 1.3%~25%的复发率。黄韧带骨化症 (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 OLF) 是一种脊柱韧带异位骨化性疾病,其发病率约占我国人口的 3.8%。OLF 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容易引起漏诊、误诊及延误治疗,致瘫率极高,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脊柱结核继发 OLF 国内外罕有报道,本文报告 1 例脊柱结核融合后畸形继发 OLF 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2024, 32(15):1392-1397.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526
摘要:Gorham-Stout 病 (Gorham-Stout disease, GSD) 是特发性骨溶解症的一种,罕发脊柱受累。GSD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程多变,诊断和治疗极具挑战性。当骨溶解引发病理性骨折、畸形时,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可促进新骨形成,控制骨溶解进展。在本报道中,患者以多个腰椎骨溶解合并畸形为特征,接受了药物治疗以及 3 次手术干预。在末次手术时,病椎邻近软组织发生了浸润性破坏,严重的出血迫使笔者简化了手术方案。经过 26 个月的随访,患者的骨溶解得到了控制,脊柱畸形未再进展。多椎骨受累的 GSD 病具有很高的进展潜能,即便畸形较轻,一期长节段固定融合仍是较为稳妥的手术方式。此外, 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2024, 32(15):1398-1402.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410
摘要:本综述全面总结了同种异体肌腱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技术。同种异体肌腱处理流程为核心,系统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技术。肌腱移植成为肌腱损伤重建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介绍了同种异体肌腱的应用背景和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免疫原性与排斥反应相关的物理冷冻法和化学法,以及脱脂技术、脱细胞技术等处理方法。强调了同种异体肌腱处理工艺优化对于提高临床手术效果的重要性,为其运用于临床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024, 32(15):1403-1409.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002
摘要:[目的] 探讨脱细胞骨基质/磷酸钙/半水硫酸钙 (ACBM/CPC/CSH) 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成骨性能。[方法] 物理混合法合成 ACBM/CPC/CSH 复合人工骨材料,制备材料浸提液,用于急性、亚急性毒理、热原和表皮刺激实验。材料肌肉埋植实验,第 7、14 和 21 d 取材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肌肉炎症反应;第 14 d 取材行流式细胞检查,观察血液与组织 CD4+ 、CD8+T 淋巴细胞含量变化,CCK-8 法检测细胞毒性。建立大鼠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 ACBM/CPC/CSH 骨材料组 (材料组)、磷酸钙/半水硫酸钙 (CPC/CSH)(对照组) 和不植任何材料 (空白组),观察成骨情况。[结果]浸提液未引起小鼠急性与亚急性毒理反应,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原实验体温正常。表皮注射实验 72 h 内皮肤未出现红斑。肌肉埋植实验,第 7 d 肌肉组织有轻微炎症反应,21 d 炎症消失;第 14 d 流式细胞学检查,材料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外周血 CD4+ [(9.6±1.8) vs (10.1±1.2) vs (10.7±1.4), P=0.470],CD8+ [(9.5±1.1) vs (10.3±1.8) vs (10.5±1.7), P=0.249]; 脾脏 CD4+ [(18.1±1.5) vs (17.2± 7.3) vs (17.5±1.0), P=0.195], CD8+ [(8.8±7.2) vs (7.7±7.6) vs (7.8±7.2), P=0.359] 淋巴细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 线片与 Micro-CT 结果显示,各组骨缺损均有不同程度修复,ACBM/CPC/CSH 骨材料修复效果最佳。[结论]ACBM/CPC/CSH 复合人工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成骨性能,有利于不规则骨缺损的修补。
朱昱衡,肖砚斌,李凌,李文忠,张漾杰,康建平,肖渝,田昌平,王寒,许昊俊
2024, 32(15):1410-1414.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091043
摘要:[目的] 介绍 3D 打印聚醚醚酮 (polyetheretherketone, PEEK) 假体重建锁骨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技术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 5 例锁骨恶性肿瘤患者行“锁骨瘤段切除+3D 打印 PEEK 假体重建术”。其中病灶累及锁骨外侧段 3 例、内侧段 2 例,发生病理性骨折 2 例。参照患者健侧锁骨形态使用计算机建模后,3D 打印制备个性化假体及截骨导板,术中根据肿瘤部位切断胸锁韧带或肩锁韧带,另一侧使用截骨导板辅助截骨,整块切除瘤段。置入 3D 打印制备的个性化假体并使用锁定钢板将保留端的正常锁骨与假体紧密连接固定,使用锚钉重建切断的胸锁韧带或肩锁韧带。[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切口均 I 期愈合,无感染者。随访 2~26 个月,术后患者肩外形、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未见明显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锁骨瘤段切除+3D 打印 PEEK 假体重建术治疗锁骨恶性肿瘤技术可行, 近期疗效满意。
2024, 32(15):1415-1418.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45A
摘要:[目的] 介绍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孔镜治疗 L5S1 椎间孔狭窄症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对 12 例 L5S1椎间孔狭窄症患者,行经改良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孔镜手术。透视下取经患侧 L5S1椎间孔水平线为穿刺路径,水平线与髂骨嵴交点内侧作为穿刺进针点,穿刺至 L5峡部与 S1上关节突交界处外侧,置入套筒,全可视镜外环锯切除 L5部分峡部及 S1上关节突尖部少部分,去除压迫 L5神经根的突出髓核、肥厚黄韧带或钙化黄韧带,从而完成 L5神经根减压。[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 1 例出现神经根外膜撕裂,另 1 例出现术后臀部疼痛,但都无严重不良后果。随访 6 个月~5 年,平均 (2.5±0.3)年,患者疼痛症状和功能均显著改善,无复发或症状加重。术后腰椎 MRI 显示所有患者 L5 出口根均减压充分。[结论]改良经椎间孔入路全镜下椎间孔镜治疗 L5S1椎间孔狭窄症具有可重复性强,不受高髂嵴限制,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
2024, 32(15):1419-1423.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39A
摘要:[目的]评估分离减压联合微波消融椎体成形治疗脊柱转移瘤合并神经压迫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2023 年 6 月收治的 26 例接受“分离手术”联合微波消融椎体成形的脊柱转移瘤合并神经压迫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微波消融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比较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脊髓神经功能 ASIA 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 formance scale, KPS),评价临床疗效。定期复查术区 CT 和 MRI,观察术区骨水泥周缘骨质及软组织内肿瘤浸润情况,评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结果]2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7.3±51.4)min、 术中出血量(358.5±241.7)ml,微波消融时间 (12.2±3.7)min,骨水泥注入量(4.7±2.1)ml,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内固定及骨水泥位置良好。随时间自术前、术后 1、3、6 个月的推移,VAS 疼痛评分 [(8.2±1.4), (3.4±1.1), (2.6±0.6), (2.0±0.5), P<0.001]、ODI [(83.7±11.3), (35.2±7.6), (14.2±2.4), (13.2±2.3), P< 0.001] 和 KPS 评分 [(41.7±16.4), (68.4±16.3), (76.4±15.6), (80.2±11.6), P<0.001] 均显著改善;此外,ASIA 神经功能评级亦显著改善 (P<0.05)。至术后 6 个月,除 3 例患者因原发疾病死亡外,所有患者术区肿瘤控制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分离减压联合微波消融和椎体成形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解除神经压迫并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控制局部肿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2024, 32(15):1424-1427.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307
摘要:[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围手术期三种抗凝治疗在西藏患者的效果。[方法]2021 年 1 月—2021 年 7 月,60 例行 TKA 的西藏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 组 20 例使用阿司匹林 25 mg/d;B 组 20 例使用阿司匹林 100 mg/d;C 组 20 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 0.4 ml/d 抗凝。评价三组临床和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失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1 d 相比,术后 3 、7 d 三组的 VAS 评分均显著减少 (P<0.05),ROM 均显著增加(P<0.05),但是髌上周径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 VAS 评分、ROM、髌上周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方面,术后三组血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vs 5% vs 10%, P>0.05)。[结论]本研究中 TKA 术后使用 25 mg、100 mg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的术后早期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2024, 32(15):1428-143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037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围手术期中两种不同血液管理模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多模式组和常规组,每组 5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检验指标。[结果] 多模式组术中失血量 [(282.0±39.3) ml vs (389.9±46.2) ml, P< 0.001]、术后引流量 [(114.5±18.5) ml vs (167.1±13.8) ml, P<0.001]、输血率 [例 (%), 0 vs 6 (12), P=0.027]、引流时间 [(35.5±5.1) h vs (42.2±4.0) h, P<0.001] 及术后住院时间 [(6.8±0.9) d vs (7.5±1.2) d, P=0.002] 显著优于常规组。检验方面,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 Hb 及 Hct 均显著降低(P<0.05)。术前两组 Hb 及 Hct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多模式组 Hb 及 Hct 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多模式血液管理可以有效减少 THA 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输血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加速患者康复。
2024, 32(15):1432-1435.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915
摘要:[目的] 研究腰大肌前下缘入路行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anteroinferior psoas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AIPOLIF)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4 月—2022 年 8 月采用 AIP-OLIF 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 14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并发症情况与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38.5±87.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4.1±116.4)ml。共 39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 19.6%。其中术中出现并发症 12 例(8.4%),包括节段动脉损伤 2 例、腹膜损伤 2 例、胸膜损伤 2 例、硬膜损伤 1 例、终板损伤 5 例;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 12 例(8.4%),6 例术后第 1 d 出现左侧大腿前方疼痛、麻木,6 例术后出现轻度髂腰肌、股四头肌无力,均于 1 个月随访时恢复正常。随访时间平均(14.8±4.3)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 VAS 评分、ODI 评分显著减少(P<0.05),JOA 评分显著增加(P<0.05)。15 例患者(10.5%)在术后 1 年复查 X 线片时发现融合器沉降,均为 0 级沉降。[结论]AIP-OLIF 仍可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2024, 32(15):1436-1440.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466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前假体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1 年 12 月收治的 24 例髋关节残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I 组(12 例)及常规组 (12 例)进行假体型号预测,分析 AI 三维规划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 组在髋臼杯一致性 [(±0/±1/±2), (91.7%/8.3%/0%) vs (33.3%/41.7%/25.0%), P=0.013] 和股骨假体型号一致性的准确度 [(±0/±1/±2), (83.3%/8.3%/8.3%) vs (41.7%/33.3%/25.0%), P=0.017] 显著高于常规组。随访时间平均 (15.2±5.7) 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 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髋伸曲 ROM 和 Harris 评分显著增加 (P< 0.05)。相应时间点,两组 VAS 评分、髋伸曲 ROM 和 Harri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 三维规划较胶片模板测量在 THA 术前假体型号的选择具有更精准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