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32卷第1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临床论著
    • 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

      2024, 32(17):1537-1543.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74

      摘要 (10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髓芯减压异体腓骨支撑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本院就诊的ONFH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43 例采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结合异体腓骨支撑术(支撑组),27 例采用髓芯减压术(未支撑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 支撑组手术时间[(55.1±9.2) min vs (40.3±10.3) min, P<0.001]、切口总长度[(5.5±0.6) cm vs (3.1±0.7) cm, P<0.001]、术中失血量[(33.7±5.0) ml vs (30.9±4.6) ml, P=0.022]、术中透视次数[(4.2±1.0) 次vs (3.6±1.0) 次, P=0.017] 均显著多于未支撑组(P<0.05),但前者切口愈合情况[例, 甲/乙/丙, (30/10/3) vs (10/9/8), P=0.010],下地行走时间[(3.4±0.4) d vs (4.6±0.7) d, P<0.001] 和住院天数[(4.8±0.9) d vs (7.1±1.3) d, P<0.001] 均显著优于后者。两组均随访24 个月,术后支撑组的ARCO 分级、骨水肿和关节积液征的程度均显著改善(P<0.05),但T?nnis 分期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未支撑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术前、术后6 个月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个月时,支撑组的ARCO 分级[例, I/II/III/IV, (29/12/2/0) vs(11/10/6/0),P=0.030]、骨水肿[(例, <15%/15%~30%/≥30%), (34/8/1) vs (14/10/3), P=0.044] 和关节积液征[例, 0/1/2/3, (30/11/2/0) vs(10/14/3/0), P=0.026] 均显著优于未支撑组。[结论] 在治疗ONFH 方面,通过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结合异体腓骨支撑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 内侧室骨关节炎单髁与全膝置换倾向评分匹配比较

      2024, 32(17):1544-1550.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965

      摘要 (73)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unicompar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 和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2023 年8 月本院关节置换治疗457 例膝内侧室骨性关节炎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SM 匹配,最终纳入本研究的UKA 和TKA 患者各为88 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 UKA 组手术时间[(74.6±8.1) min vs (85.4±8.7) min, P<0.001]、切口长度[(7.1±0.9) cm vs (14.4±2.6) cm, P<0.001]、术中失血量[(174.6±33.5) ml vs (305.7±68.9) ml, P<0.001]、术后引流量[( 22.7±3.6) ml vs (43.5±6.7) ml, P<0.001]、下地行走时间[(2.7±0.5) h vs (4.7±1.1) h, P<0.001]、切口愈合等级[甲/乙/丙, (32/48/8) vs (21/48/19), P=0.034]、住院时间[(8.1±1.9) d vs (11.1±2.7) d, P<0.001] 和治疗费用[(4.7±1.1) 万元vs (5.1±1.4) 万元, P=0.012] 均显著优于TKA 组。UKA 组患者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显著早于TKA 组(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HSS、WOMAC 评分和ROM 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UKA 组的VAS、HSS、WOMAC 评分和ROM 均显著优于TKA 组(P<0.05)。但是,两组间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方面,术后1 个月时,UKA 组滑液TNF-α、TGF-β1 水平均显著优于TKA 组(P<0.05)。末次随访时, UKA 组的FTA、MPTA、PTS及MAD 均优于TKA 组(P<0.05)。[结论] 对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UKA 的手术创伤更小,近期临床结果优于TKA。

    • 老年骨关节炎单髁与全膝置换的比较

      2024, 32(17):1551-1557.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197

      摘要 (8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微创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 与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 治疗老年内侧室骨关节炎(medial compartment knee osteoarthritis, MC-KOA) 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9月—2022 年9 月收治的109 例老年MC-KOA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59 例行UKA 术,另50 例行TKA 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 UKA 组手术时间[(61.8±4.7) min vs (80.4±6.5) min, P<0.001]、切口长度[(5.7±0.3) cmvs (6.9±0.4) cm, P<0.001]、术中失血量[(94.3±13.1) ml vs (147.5±19.8) ml, P<0.001]、术后引流量[(169.8±10.0) ml vs (366.7±41.1) ml,P<0.001]、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13.8±2.2) d vs (17.1±2.4) d, P<0.001] 及住院时间[(9.8±1.8) d vs (14.4±2.4) d, P<0.001] 均显著少于TKA 组。随时间推移,两组VAS 评分、KSS 评分、膝伸-屈ROM、步速、步频及步幅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UKA 组KSS 评分[(88.2±3.6) vs (82.7±3.1), P<0.001]、膝伸-屈ROM [(123.9±5.7)° vs (116.4±5.1)°, P<0.001]、步速[(98.4±5.3) cm/s vs(85.1±5.9) cm/s, P<0.001]、步幅[(89.3±10.1) cm vs (80.1±11.2) cm, P<0.001] 显著优于TKA 组。影像方面,随时间推移,两组末次随访时股胫角、髋-膝-踝角、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平台后倾角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MC-KOA 施行微创UKA 术与TKA 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UKA 术在减少手术创伤、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及改善步态方面更具优势。

    • 精准内镜与微创减压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2024, 32(17):1558-1563.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315

      摘要 (65)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BE-TLIF) 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 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 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 年1 月—2023 年8 月本院基于神经阻滞定位的微创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5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 例采用UBE-TLIF 治疗;24 例采用MIS-TLIF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UBE-TLIF 组在手术时间[(137.7±24.6) min vs (154.8±34.5) min, P=0.042]、术中出血量[(182.5±33.2) ml vs (211.7±57.4) ml, P=0.027]、下床时间[(2.4±0.5) d vs (3.3±0.4) d, P<0.001]、住院时间[(7.3±1.4) d vs (8.4±2.1) d, P=0.042] 均显著优于MIS-TLIF 组。所有患者随访(10.6±1.9)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的VAS 评分、ODI 和JOA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硬膜囊面积、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UBE-TLIF 组融合率为89.3%, MIS-TLIF 组为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模式微创减压固定融合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经济负担。两种术式均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相比之下,UBE-TLIF 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优于MIS-TLIF 组。

    • 腰椎滑脱内镜与通道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比较

      2024, 32(17):1564-1570.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825

      摘要 (70)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BE-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MIS-TLIF) 治疗II~III 度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 2019 年1 月—2022 年6 月本院收治因II~III 度腰椎滑脱症接受手术治疗的249 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两组,132 例采用UBE-LIF(UBE 组),另外117 采用MIS-TLIF(MIS 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UBE 组术中失血量[(112.2±20.5) ml vs (132.9±25.8) ml, P<0.001]、术中透视次数[(3.9±1.3) 次vs (4.6±1.5) 次, P<0.001]、下地行走时间[(1.6±0.5) d vs (1.9±0.3) d, P<0.001] 均显著优于MIS 组。随访时间平均(15.0±3.0) 个月,UBE 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65.5±10.2) d vs (68.9±11.6) d, P=0.015] 显著早于MIS 组。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VAS、ODI、JOA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3 个月,UBE 组VAS [(2.4±0.4) vs (2.7±0.6), P<0.001]、ODI [(29.2±6.7) vs (33.8±5.8), P<0.001]、JOA 评分[(20.3±3.7) vs (18.6±4.2), P<0.001] 均显著优于MIS 组。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滑脱程度、椎间隙高度、LL、局部Cobb 角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I~III 度腰椎滑脱症采用UBE-LIF 与MIS-TLIF 治疗效果相似,但UBE-LIF 在减少手术创伤及改善近期腰椎功能方面优势明显。

    • >荟萃分析
    • 富血小板血浆与皮质醇激素治疗腱病的荟萃分析

      2024, 32(17):1571-1575.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386

      摘要 (8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评价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 注射与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 CS) 注射治疗肌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和Web of Science 中PRP 注射与CS 注射肌腱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文献。使用Jadad 量表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5 项研究,纳入957 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1 个月CS 组VAS 评分显著优于PRP 组[MD=0.85, 95%CI 0.12~1.58, P=0.02]。治疗后3 个月两组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个月,PRP 组VAS 评分显著优于CS组[MD=-1.95, 95%CI 3.14~0.77, P<0.001]。治疗后1、3 个月,两组AOF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PRP 组AOFAS 评分显著优于CS 组[MD=5.25, 95%CI 2.45~8.06, P=0.0002]。治疗后1、3 个月,两组DASH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肌腱病的患者,短期的治疗效果CS 优于PRP,中期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长期治疗效果PRP 优于CS。

    • >综述
    • 二代测序在假体周围感染诊断应用的进展(开放获取)

      2024, 32(17):1576-158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77

      摘要 (80) HTML (0) PDF 894.96 K (1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新型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与传统培养相比,二代测序可以快速、准确、全面地诊断致病微生物,提高假体周围感染中致病微生物的检出率,从而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本文综述了二代测序的原理、方法和其在假体周围感染中识别致病微生物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单髁膝假体的研究进展(开放获取)

      2024, 32(17):1582-1587.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288

      摘要 (69) HTML (0) PDF 689.95 K (1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 是治疗局限于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 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随着传统骨水泥型和新兴的生物型UKA 假体材料不断发展,这两种假体均展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对骨水泥型和生物型UKA 的设计差异、临床疗效、相关并发症以及新技术在UKA 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和比较。

    • IL-17在椎间盘退变中作用的研究现状(开放获取)

      2024, 32(17):1588-1593.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884

      摘要 (71) HTML (0) PDF 1.94 M (1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DD) 是常见的临床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IDD 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机械负载、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等多个方面。IL-17 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 Th17) 的主要效应因子,参与炎症和自身免疫等多种生物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研究发现IL-17 与IDD高度相关。IL-17 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降解,加剧炎症反应,调节髓核细胞代谢,促进微血管生成等加速IDD 进程。本文将对IL-17 介导IDD 的相关机制进行讨论,并对目前基于IL-17 治疗IDD 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4, 32(17):1594-1599.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336

      摘要 (83)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 是一种好发于颈椎的异位骨化性病变,目前对其生理病理学的认识尚不清楚,其发生发展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脊髓、神经根因骨化物受压而出现的一组神经功能障碍症候群。影像学资料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可以做出诊断,依据X 线片能够看到椎体后方形成的骨化物,磁共振能够评估脊髓、神经根的受压程度,CT 能够更好地评估骨化物并进行分型。临床中无症状患者可以行保守治疗,但需要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并接受合理的临床指导,存在脊髓压迫及神经根症状的患者倾向于手术治疗,但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分型手术入路的选择有所不同。

    • >基础研究
    •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骨肉瘤关键基因与相关通路

      2024, 32(17):1600-1604.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39

      摘要 (70)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骨肉瘤发生的关键基因和相关通路。[方法] 收集骨肉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通过转录组芯片建立表达谱并筛选差异性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利用在线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 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 富集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 对骨肉瘤和癌旁对照组织,共筛选出1 211 个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和810 个显著下调的基因。表达量上调最多的5 个基因依次为COL1A1 (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SPP1 (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POSTN (periostin)、TYMS(thymidylate synthetase) 和TNC(tenascin C);表达量下调最多的5 个基因依次为ATP1A2(ATPase, Na+/K+ transporting,alpha 2 polypeptide)、PDK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isozyme 4)、CLIC5(chloride intracellular channel 5)、ACTA1(actin, al-pha 1, skeletal muscle) 和FABP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GO 富集分析提示DEGs 主要富集于组织发育、小分子代谢过程和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KEGG 富集分析提示DEGs 主要涉及黏着斑、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癌症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相关通路。[结论] COL1A1、SPP1、POSTN、TYMS、TNC、ATP1A2、PDK4、CLIC5、ACTA1 和FABP4 基因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 >技术创新
    • 组合式微创手术治疗胸椎侵袭性血管瘤(开放获取)

      2024, 32(17):1605-1608.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29

      摘要 (72) HTML (0) PDF 1.79 M (1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介绍组合式微创手术治疗胸椎侵袭性血管瘤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患者术前行脊髓动脉造影了解椎管内占位病变血供情况,并采用弹簧圈栓塞供血动脉。患者俯卧位,透视定位,局麻后经皮穿刺针沿椎弓根进针到达椎体目标位置,建立工作通道,插入一次性使用可弯曲骨水泥填充套件,反复透视下间断缓慢推入骨水泥,填充整个病变椎体。局麻后置入椎间孔镜工作通道,插入环钻将椎间孔扩大成形。将操作套管推入病变椎体后缘,镜下摘除椎管内占位组织,并探查硬脊膜搏动情况。留置引流并缝合固定。[结果] 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VAS 评分0 分,右下肢肌力恢复至4 级+。术后1 周影像显示椎管内血管瘤约60%被摘除,术区渗出明显;与术后1 周对比,术后4 个月椎管内未完全摘除的血管瘤逐渐皱缩,未见明显复发增大改变,受压脊髓明显恢复,且术区渗出完全吸收。[结论] 组合式微创手术方式为胸椎侵袭性血管瘤的微创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方法,初步治疗效果良好。

    • >临床研究
    • 手法复位经皮骨水泥椎弓根钉治疗IIIa期Kümmell’s病(开放获取)

      2024, 32(17):1609-1612.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41A

      摘要 (61) HTML (0) PDF 1.43 M (1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全麻下手法复位经皮骨水泥增强椎弓根钉治疗IIIa 期Kümmell: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41A’s 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3 年2 月本院采取手法复位经皮骨水泥螺钉治疗IIIa 期Kümmell’s 病1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和影像结果。[结果] 1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骨水泥渗漏、神经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96.6±11.1)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3.4±13.6) ml。随访12 个月以上,随访过程中16 例患者均无严重腰痛复发,无翻修手术者。与术前相比,出院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VAS 评分[(7.4±0.7), (2.7±0.6), (2.3±0.7), P<0.001] 和ODI 评分[(74.5±3.1), (33.4±3.9),(29.9±2.8), P<0.001] 均显著改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出院前和末次随访时,16 例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height, AH) 均显著增加[(12.2±1.1) mm,(20.4±0.9) mm, (20.2±0.9) mm, P<0.001],而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tic angle, LKA) 显著减少[(22.4±1.6)°, (14.6±1.6)°, (14.8±1.6)°, P<0.001]。[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骨水泥增强椎弓根钉治疗IIIa 期Kümmell’s 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核心肌群训练纠正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2024, 32(17):1613-1617.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123

      摘要 (6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平衡的短期疗效。[方法] 收集并分析2021 年12 月—2023 年6 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3 例符合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18 例采用系统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组),15 例采用脊柱侧弯传统训练(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两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训练,无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治疗顺应性VAS 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0 周后,两组患者坐高和身高均增加(P<0.05),侧弯Cobb 角度、C7-CSVL 和SVA、红外热成像椎旁肌、腹直肌区域两侧温差,第2~5 跖骨及足跟内侧区域足底压力受力转移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10 周后,核心肌组的身高[(156.5±4.6) cm vs (155.8±4.3) cm, P<0.001],坐高[(84.4±4.6) cm vs (82.6±4.4) cm, P<0.001],主弯Cobb 角[(15.3±3.1)° vs (17.1±3.9)°, P<0.001],C7PL-CSVL [(23.3±3.1) mm vs (25.3±3.2) mm, P<0.001] 和SVA [(31.5±3.9) mm vs (33.8±3.9) mm, P<0.001] 优于传统组。[结论] 核心肌群训练可加强脊柱两侧核心力量,改善脊柱空间平衡,对预防脊柱畸形意义重大。

    • 两种环锯脊柱骨组织活检的比较

      2024, 32(17):1618-162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584

      摘要 (57)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环锯在脊柱骨组织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3 年8 月96 例脊柱骨组织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50 例采用内螺纹环锯活检(内螺纹组),另外46 例采用普通环锯活检(普通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活检节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活检成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螺纹组手术时间[(17.0±2.8) min vs (19.5±3.0) min, P<0.001] 显著少于普通组、获取组织阳性率显著高于普通组(87.8% vs 64.5%, P<0.001)、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组(20.0% vs 54.4%, P<0.001)。[结论] 使用内螺纹环锯可明显缩短椎体活检时间,提高穿刺活检阳性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Delta大通道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2024, 32(17):1622-1625.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091000

      摘要 (67)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评价Delta 大通道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1 年10月接受Delta 大通道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78.1±24.0) 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3.3±1.0) 次,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2±5.3) 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3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 [(5.6±1.8), (1.8±1.0), (1.1±0.9), P<0.001] 及腿痛VAS 评分[(7.5±1.5), (1.3±1.0), (1.1±0.8), P<0.001]、ODI[(70.3±15.7), (15.2±10.3), (7.6±6.0), P<0.001]、JOA 评分[(10.3±3.3), (20.9±2.0), (23.8±3.3), P<0.001] 均显著改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度无显著变化(P>0.05),但是椎间盘高度指数[(26.6±4.9)%, (28.2±5.2)%, P<0.001] 显著增加。[结论] Delta 大通道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总体满意,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式。

    • 跟骨Haglund畸形3D打印导板辅助截骨

      2024, 32(17):1626-1629.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246

      摘要 (6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3D 打印导板辅助跟骨截骨术治疗Haglund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37 例Haglund 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17 例采用3D 打印导板辅助跟骨截骨术(导板组),20 例在徒手方式下行跟骨截骨术(徒手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导板组手术时间[(42.8±4.1) min vs (50.2±4.2) min, P<0.001]、术中透视次数[(0.6±0.6) 次vs (2.2±0.9) 次, P<0.001] 均显著少于徒手组,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平均(18.3±7.5) 个月随访。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VAS 评分、AOFAS 评分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导板组的AOFAS 评分[(96.5±2.9) vs (94.4±3.3), P=0.047] 显著优于徒手组。影像学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跟骨后角(Fowler-Philipp angle, FPA)、X/Y 比值显著改善(P<0.05),术前两组FPA、X/Y 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导板组的FPA 显著大于徒手组[(65.6±1.9)° vs (61.8±4.9)°, P<0.005]。[结论] 与传统徒手跟骨截骨术相比,3D 打印导板辅助的跟骨截骨术治疗Haglund 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可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损伤。

    • >个案报告
    • 股前外侧流通型穿支皮瓣修复前臂挤压伤1例

      2024, 32(17):1630-1632.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00798

      摘要 (63)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