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32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临床论著
    •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精准靶点经皮椎体成形术(开放获取)

      2024, 32(5):385-39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1

      摘要 (241) HTML (0) PDF 1.86 M (1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对比单侧入路精准靶点与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2 年 6 月在本院接受 PVP 手术的 72 例 OVCF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36 例采用精准靶点单侧入路 PVP(精准组),36 例接受常规单侧入路 PVP (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精准组手术时间 [(28.9±3.3) min vs (46.2±9.1) min, P<0.001]、术中透视次数 [(13.2±1.0) 次 vs (17.1±2.6) 次, P<0.001]、穿刺针调整次数 [(3.3±6.5) 次 vs (4.8±6.5) 次, P<0.001] 均显著少于常规组,但前者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多于后者 [(6.3±1.0) ml vs (5.6±0.9) ml, P< 0.001],前者骨水泥弥散度显著优于后者 [I/II/III, (3/16/17) vs (8/22/6), P=0.004]。两组骨水泥渗漏率、下地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5.5±0.4)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 两组的 VAS 、ODI 、JOA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 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局部后凸 Cobb 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同一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精准靶点单侧入路 PVP 治疗 OVCF 疗效满意,且具有穿刺路径精准、术中射线暴露量低、组织损伤小、骨水泥双侧弥散充分等优势,但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 初次后路腰椎间融合早期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

      2024, 32(5):392-39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2

      摘要 (15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术后早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 fection, SSI) 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院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行 PLIF 术患者 468 例纳入本研究,观察术后 SSI 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 SSI 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468 例患者中 18 例发生 SSI,占比 3.9%。感染组患者女性占比 [男/女, (5/13) vs (232/218), P=0.048]、年龄 [(59.7±7.2) 岁 vs (56.3±8.5) 岁, P=0.012]、术前合并糖尿病 [无/轻/中/重, (13/2/ 2/1) vs (408/19/15/8), P=0.012] 及尿路感染 [无/轻/中/重, (14/2/1/1) vs (423/23/2/2), P=0.005]、手术时间 [(206.3±15.7) min vs (181.2± 12.1) min, P<0.001]、术后引流量 [(330.2±53.5) ml vs (292.3±48.6) ml, P<0.001] 及引流时间 [(2.4±0.5) d vs (2.0±0.4) d, P<0.001] 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而感染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 [(135.2±7.4) g/L vs (139.6±8.6) g/L, P=0.008] 及白蛋白 [(36.0±3.1) g/L vs (40.4±3.10) g/L, P= 0.019] 显著低于未感染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 (OR=1.898, P=0.011),合并尿路感染 (OR=1.612, P= 0.027),引流时间长 (OR=1.426, P=0.015) 是术后早期 SSI 的危险因素;而男性 (OR=0.811, P=0.038) 和白蛋白水平高 (OR= 0.676, P=0.002)是 SSI 的保护因素。[结论] 女性、术前合并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引流时间延长是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 SSI 危险因素。

    • 中上胸椎3D打印导板引导与徒手椎弓根钉置入比较

      2024, 32(5):397-40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3

      摘要 (207)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 3D 打印导板辅助中上胸椎椎弓根钉置入准确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 年 12 月—2022 年 12 月手术治疗的中上胸椎骨折 5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5 例采用 3D 打印导板辅助置钉 (导板组),25 例采用传统徒手置钉(徒手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50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出现主动脉、胸髓及神经根损伤。导板组透视次数 [(2.8±1.2) 次 vs (9.5±2.7) 次, P<0.001]、单钉置入时间 [(2.2±0.5) min vs (3.5±0.7) min, P< 0.001] 、一次置钉成功率(100.0% vs 90.7%, P<0.001)均显著优于徒手组,但前者的医疗费用显著高于后者 [(35 221.4±423.2) 元 vs (34 358.5±442.9) 元, P<0.001]。两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6.8±3.4)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 VAS 评分、ODI 指数、JOA 评分及 ASIA 神经评级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 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评估,导板组置钉精准率 [(0/I/II), (146/4/0) vs (122/23/5), P<0.001] 显著优于徒手组,末次随访两组病例均骨性愈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钉等。[结论]3D 打印导板辅助下行中上胸椎螺钉置入, 提高了椎弓根钉置入的精准性,患者射线暴露少,安全性更高。

    • 内镜减压与后路扩大融合治疗腰椎邻椎病的比较(开放获取)

      2024, 32(5):403-40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4

      摘要 (165) HTML (0) PDF 2.67 M (1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 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posterior lumbar inter- body fusion, PLIF) 治疗腰椎融合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 年 1 月—2022 年 9 月对 57 例腰椎融合术后邻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 例行 UBE 减压术治疗,26 例行扩大 PLIF 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相关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各 1 例发生神经根外膜撕裂,出现术后下肢一过性疼痛,给予激素、脱水等对症治疗。减压组在手术时间 [(84.1±11.5) min vs (149.2±11.4) min, P<0.05]、切口总长度 [(2.3±0.4) cm vs (12.3±1.5) cm, P<0.05]、术中失血量 [(27.9±4.0) ml vs (266.5±16.0) ml, P<0.05]、术中透视次数 [(3.1±0.5) 次 vs (5.4±0.5) 次, P<0.05]、下地时间 [(2.5±0.5) d vs (3.6± 0.6) d, P<0.05]、住院时间 [(5.4±0.6) d vs (9.6±0.6) d, P<0.05]、完全负重活动时间 [(49.7±3.3) d vs (60.2±1.1) d, P<0.05] 均显著优于融合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的腰、腿痛 VAS 及 ODI 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患者的椎管面积及侧隐窝矢状径较术前均显著增加(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无显著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组的椎管面积 [(160.3±6.6) mm2 vs (179.9±1.8) mm2 , P<0.05]、侧隐窝矢状径 [(3.9±.01) mm vs (4.2±0.1) mm, P<0.05] 均显著小于融合组。[结论]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减压治疗腰椎邻椎病,安全可行,创伤小,不破坏腰椎后方张力带结构,恢复快,临床效果好。

    • 单侧双通道内镜与双侧椎旁肌间入路腰椎间融合比较(开放获取)

      2024, 32(5):410-41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5

      摘要 (144) HTML (0) PDF 2.17 M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UBE) 下与开放经双侧椎旁肌入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 67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BE 组采用 UBE 下手术,而肌间组采用开放双侧椎旁肌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 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UBE 组在切口长度 [(5.4±0.5) cm vs (7.4±0.9) cm, P<0.001]、术中失血量 [(128.7±10.4) ml vs (209.6±15.4) ml, P<0.001]、下地行走时间 [(3.2±0.6) d vs (5.8±1.5) d, P<0.001] 及住院时间 [( 9.6±1.3) d vs (11.4±1.5) d, P<0.001] 显著小于肌间组, 但前者的手术时间 [(153.2±12.7) min vs (135.5±10.6) min, P<0.001]、术中透视次数 [(5.8±1.4) 次 vs (4.5±0.8) 次, P<0.001] 显著大于后者,UBE 组硬膜撕裂发生率 (20.6% vs 3.0%, P=0.026) 显著高于肌间组。随随访时间 [(15.2±1.0) 个月] 推移,两组患者 VAS、 ODI 评分均显著减少 (P<0.05)。术后 1 个月 UBE 组的腰痛 VAS 评分 [(2.7±0.6) vs (3.0±0.5), P=0.029] 、ODI 评分 [(30.5±4.6) vs (33.6±5.2), P=0.012] 均显著优于肌间组,术后 3 个月 UBE 组的 ODI 评分 [(21.5±3.7) vs (24.1±4.7), P=0.014] 显著优于肌间组。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硬膜囊面积、腰椎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 Cobb 角均显著增加(P<0.05),Lenke 分级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BE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 >综述
    • 骨质疏松症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2024, 32(5):417-42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6

      摘要 (22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骨质疏松症主要是由于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容易导致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它是影响我国中老年人骨骼健康的重要隐患。如何准确评估并及时预防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对骨质疏松症的评估,包括双能 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定量超声、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本文对骨质疏松症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关节假体无菌松动发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2024, 32(5):422-42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7

      摘要 (22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工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TJA)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常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无菌性松动(aseptic loosening, AL)是导致手术失败和后续翻修手术的关键因素,充分了解 AL 的发生机制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目前认为 AL 的主要发生机制是由于磨损颗粒激活一系列炎症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导致机体的动态骨平衡被打破,从而引发 AL。本文分析总结目前 AL 的研究现状,将其主要分为生物学因素(磨损颗粒、趋化因子、自噬等)和机械性因素(下肢力线、骨水泥与种植体设计、应力遮挡)两大类,阐述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 AL 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 距下制动器治疗成人扁平足的研究进展

      2024, 32(5):428-433.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8

      摘要 (200)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距下关节制动器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容易操作得到了临床医生一定程度的认可,其作为治疗儿童扁平足的手术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其对于治疗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来说,虽然临床疗效一直存在争议,但仍然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肯定。作者查阅了近年国内外有关距下关节制动器治疗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相关文献,从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畸形分期分型、制动器分型和临床疗效等方面新进展作一综述。

    • 骶髂损伤固定的研究进展

      2024, 32(5):434-43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09

      摘要 (21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骶髂损伤是骨盆损伤中的一部分,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常造成骨盆环的不稳定。目前多采取手术治疗,实现复位和固定,以允许患者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有多种内固定方式,分别为骶髂螺钉、前路骶髂关节钢板、骶骨棒、张力带钢板、可调试微创接骨板、TightRope、S2AI 螺钉、后路钉棒、前路钉棒、Curvafix。每种方式各有特点,众多研究者从生物力学、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等多角度对各种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然而哪种方式更合适仍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本文对国内外骶髂关节脱位固定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 >基础研究
    • 基于Notch通道右归丸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影响

      2024, 32(5):440-445.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0

      摘要 (155)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右归丸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结构的潜在干预机制。[方法] 将 30 只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 3 组,每组 10 只。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大鼠,不做特殊处理;退变组采用纤维环穿刺法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药物组在退变组基础上予右归丸灌胃 2 周。ELISA 检测血清炎症因子 IL-10、MIF、TNF-α 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椎间盘组织中 II 型胶原、Notch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退变组和药物组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22.3±2.8) pg/ml vs (30.9±1.7) pg/ml vs (53.2±7.5) pg/ml, P<0.00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0.3±0.0) pg/ml vs (1.3±0.3) pg/ml vs (0.6±0.2) pg/ml, P<0.001]、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12.5±3.0) pg/ml vs (52.6±1.5) pg/ ml vs (34.9±3.2) pg/ml, P<0.001] 含量均显著增加;此外,组织 Notch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0.1±0.0) vs (0.8±0.1) vs (0.4±0.0), P< 0.001],但是,II 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 [(0.9±0.1) vs (0.2±0.0) vs (0.6±0.3), P<0.001] 显著降低。与退变组相比,药物组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 IL-10 含量显著增加 (P<0.05),但 MIF、TNF-α 含量显著减少 (P<0.05),II 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P<0.05)。[结论]右归丸能够抑制椎间盘退变大鼠的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缓解大鼠椎间盘退变,其机制可能与调控 Notch 信号通路相关。

    • >技术创新
    •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单侧椎弓根外经皮后凸成形术

      2024, 32(5):446-450.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1

      摘要 (170)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介绍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手术操作技术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对 26 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行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经皮后凸成形术。穿刺针沿穿刺点向椎弓根外缘逐步穿刺,调整穿刺针,透视正位像上穿刺针尖位于椎弓根外缘,侧位像穿刺针尖位于椎弓根中线,平行于上终板进针约 1 cm。置入环锯,旋入约 2 cm 后取出,沿穿刺工作套管置入球囊,缓慢扩张球囊至塌陷椎体高度恢复,撤出球囊,用骨水泥注入器在透视下低压将骨水泥推入椎体,进行椎体填充。[结果]26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骨水泥渗漏 1 例,切口红肿感染 1 例,皮缘坏死 2 例,切口血肿 3 例。随访时间 6 个月~3 年,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仅 2 例发现其他椎体新发骨折外,再次给予 PKP 治疗,恢复满意。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死亡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操作可行,可缩短手术时间,疗效可靠。

    • 关节镜下新型减张技术缝合全层肩袖撕裂

      2024, 32(5):451-454.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2

      摘要 (16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介绍关节镜下新型减张技术缝合全层肩袖撕裂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2022 年 6 月,30 例全层肩袖撕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新型减张技术治疗。先于软骨外缘置入内排锚钉,再于足印区前后置入外排锚钉, 利用外排锚钉缝线先行组织复位,然后取剩余内外排缝线双滑轮技术打结,不断分配缝线张力,避免传统缝合方法组织的牵拉作用,最终形成“W”线网覆盖肩袖组织。[结果]3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4.3±21.4)min,随访时间平均 (14.8±3.1) 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 VAS 评分 [(4.6±0.9), (1.1±0.8), P<0.001]、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 [(42.6±5.5), (76.4±3.7), P<0.001]、UCLA 肩关节评分 [(12.6±2.0), (28.8±1.8), P<0.001] 均显著改善。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外旋角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未出现术后肩关节僵硬。影像显示肩袖愈合良好,连续性好。[结论]关节镜下新型减张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撕裂简单可行,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 >临床研究
    • 腰椎减压术治疗腰膝综合征的疗效

      2024, 32(5):455-458.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3

      摘要 (163)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减压手术治疗腰膝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0 月—2023 年 1 月腰椎减压治疗 35 例腰膝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脑脊液漏、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出现。全部患者平均随访(5.2±1.6)个月。随术前,术后 1 周,术后 1、3 个月的时间推移,患者下肢放射痛 VAS 评分 [(6.2±1.0), (2.4±0.7), (1.1±0.7), (0.5±0.7), P<0.001]、膝关节周围疼痛 VAS 评分 [(5.1±1.1), (2.1±1.1), (1.2±0.7), (0.9±0.9), P< 0.001]、WOMAC 评分 [(51.1±9.5), (31.5±6.6), (16.9±4.0), (10.3±3.7), P<0.001] 均显著降低,而 JOA 评分 [(9.2±2.1), (21.3±1.8), (23.5± 1.7), (24.6±1.9), P<0.001] 和 Lysholm 评分 [(55.8±9.8), (72.3±7.3), (77.9±6.2), (85.3±3.9), P<0.001] 均显著增加。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 3 个月椎管面积显著增加 [(151.9±37.2)mm2 , (180.3±34.9) mm2 , P=0.002]。[结论] 腰膝综合征行腰椎减压手术治疗后, 患者下肢放射痛、膝关节周围疼痛明显减轻,腰椎及膝关节功能、椎管面积显著改善。

    • 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4, 32(5):459-462.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4

      摘要 (13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sequestrated lum- bar disc herniation, SLDH) 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2021 年 10 月应用 UBE 治疗的 27 例 SLDH 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俯卧位全麻下 UBE 摘除脱垂游离的髓核组织,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27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8.5±12.8)min,术中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类脊髓高压反应等相关并发症,硬脊膜撕裂 1 例。随访时间平均 (19.2±4.0) 个月。随着术前、术后 6 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腰痛 VAS 评分 [(3.2±1.8), (0.8±0.5), (0.2±0.2), P< 0.001]、腿痛 VAS 评分 [(7.8±1.1), (1.0±0.4), (0.4±0.4), P<0.001] 和 ODI 评分 [(74.4±5.3), (17.8±1.3), (10.7±1.3), P<0.001] 显著减少, JOA 评分 [(14.5±2. 7), (22.6±3.1), (25.9±2.8), P<0.001] 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复发 1 例,按改良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 96.3%。影像学方面,随时间推移椎管占位率 [(56.4±13.3)%, (8.9±3.0)%, (8.9±3.0)%, P<0.001] 显著下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满意。

    • 全膝置换术止血带与控制性低血压的比较

      2024, 32(5):463-467.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5

      摘要 (154)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比较止血带与控制性低血压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早期结果。[方法] 2022 年 9 月—2023 年 1 月 125 例膝骨性关节炎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其中,60 例使用止血带 (TQ 组),65 例使用控制性低血压(CH 组)。比较两组早期临床及检验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Q 组术中失血量 [(60.2±12.7) ml vs (89.1±16.5) ml, P<0.001] 显著少于 CH 组,但前者术后引流量 [(160.1±39.4) ml vs (128.0±37.5) ml, P<0.001] 、隐性失血量 [(550.2± 277.7) ml vs (420.4±273.1) ml, P=0.009]、总失血量 [(770.5±275.1) ml vs (637.4±271.2) ml, P=0.007] 显著多于后者。两组术后膝关节 ROM 和 HSS 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 5 d 及 1 个月,TQ 组膝关节 ROM [(95.5±6.4)° vs (100.5±7.1)°, P<0.001; (106.2±8.3)° vs (109.4±7.6)°, P=0.025] 和 HSS 评分 [(67.7±5.9) vs (72.3±6.9), P<0.001; (81.1±4.6) vs (83.3±4.5), P=0.010 ] 均显著少于 CH 组。检验方面,两组患者术前 Hb、Hct、APTT、PT、Fib、D-D、CRP、IL-6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TQ 组术后第 1 d Hb、 Hct、APTT、PT 和术后第 3 d Hb、Hct、APTT 显著低于 CH 组 (P<0.05),而术后第 1 d 前者的 D-D、CRP、IL-6 和术后第 3 d Fib、D-D、CRP、IL-6 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 全膝置换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可减少总失血量,缓解术后高凝状态, 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 复发性髌骨脱位胫骨结节截骨移位内侧髌股韧带重建

      2024, 32(5):468-471.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6

      摘要 (16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结节截骨移位术联合双隧道等长重建内侧髌股韧带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 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5 月—2022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20 例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资料,均行双隧道等长重建 MPFL 联合胫骨结节截骨移位。评估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65.3±6.7) min,随访时间平均(12.2±0.7)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 12 个月患者 Lysholm 评分 [(53.7±9.9), (86.5±6.0), P<0.001]、Kujala 评分 [(55.5±6.3), (83.7±7.9), P<0.001]、IKDC 评分 [(54.6±8.7), (86.7±6.9), P<0.001] 均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无再脱位发生。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 12 个月,患者髌骨适合角(patellofemoral congruence angle, PCA)[(28.2±4.4)°, (13.3±2.6)°, P< 0.001]、髌骨倾斜角 (patella title angle, PTA) [(23.1±4.8)°, (8.9±2.9)°, P<0.001]、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沟距离 (tibial tubercle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 TT-TG) [(22.1±1.74) mm, (11.9±1.9) mm, P<0.001]、股四头肌角 (quadricep angle, Q 角) [(23.1±2.4)°, (15.1±2.6)°, P<0.001] 均显著减小,但髌股关节软骨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双隧道等长重建 MPFL 联合胫骨结节截骨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显著。

    • 开放与镜下阔筋膜桥接修复巨大肩袖撕裂

      2024, 32(5):472-476.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7

      摘要 (141)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阔筋膜补片桥接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行自体阔筋膜桥接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 1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6 例采用开放手术(开放组),6 例采用关节镜下置入并缝合阔筋膜补片 (镜下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开放组手术时间 [(120.0±6.6) min vs (174.1±7.3) min, P<0.001] 显著少于镜下组,而手术切口长度 [(16.5±1.0) cm vs (11.5±1.2) cm , P<0.001] 和术中失血量 [(31.6±7.5) ml vs (14.1±4.9) ml, P<0.001] 均显著多于镜下组。所有患者随访平均 (43.1±6.4) 个月, 末次随访时,患者 VAS、ASES、 Constant-Murley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影像方面,两组患者肩峰下间隙 (Subacromial space, SAS) 较术前显著增加 (P<0.05),相应时间点, 两组间 SAS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显示阔筋膜补片与冈上肌腱残端及肱骨大结节愈合良好。[结论]阔筋膜补片桥接治疗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有着良好的中期疗效,开放组与镜下组的中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 >个案报告
    • 全膝置换术后复发性血肿1例报告

      2024, 32(5):477-479.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4.05.18

      摘要 (162)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简讯
    • 北京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治康复服务中心揭牌

      2024, 32(5):480-480.

      摘要 (129) HTML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