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16期更新
  • 2025年第16期播客
  • 视频课堂
  • 短视频更新
  • 小贴士更新
  • 专家论坛更新
  • 郑州市骨科医院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审稿暨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
  • 图片新闻
提交
元数据检索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16期
    • 王崧伊,谭新欢,刘书燕,鞠昌军,翟建国,周鑫,金海龙,蔄志英

      2025,33(16):1441-1448,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20017

      Abstract:

      [目的] 比较第 5 腕掌关节部分移植与关节成形治疗掌指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3 月— 2022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32 例外伤导致掌指关节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沟通结果,16 例采用第 5 腕掌关节部分移植治疗,16 例采用关节成形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神经血管等严重并发症。移植组的手术时间 [(137.0±16.4) min vs (102.5±12.5) min, P<0.005] 和术中透视次数 [(28.1±1.4) 次 vs (23.1±0.8) 次, P=0.006] 显著大于成形组,但两组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石膏外固定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2 例患者随访时间平均 (17.7±4.0) 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 VAS 评分和 DASH 评分均显著减少 (P< 0.05),而握力、掌指关节 ROM、Carroll 手功能试验评分显著增加 (P<0.05)。术后 1、3 个月 DASH 评分 [(83.2±3.9) vs (89.9± 5.4), P=0.003; (55.3±6.2) vs (61.4±6.9), P=0.022]、术后 3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掌指关节 ROM [(62.5±5.4)° vs (56.6±7.3)°, P=0.033; (82.2±4.3)° vs (76.9±5.2)°, P=0.004]、Carroll 手功能试验评分 [(77.8±4.0) vs (74.9±3.2), P=0.022; (92.6±3.6) vs (88.5±3.2), P=0.004]、 术后 1 个月和末次随访握力 [(26.8±3.7) kg vs (22.9±3.5) kg, P=0.009; (48.9±5.8) kg vs (44.1±5.0) kg, P=0.009] 移植组均明显优于成形组。术后影像方面,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移植组的相对关节间隙显著大于成形组 [(1.03±0.68)% vs (0.86±0.11)%, P=0.002]。[结论]第 5 腕掌关节部分移植治疗掌指关节部分缺损,尤其是伴有肌腱、韧带止点缺损的患者,可更好重建关节完整性和稳定性,更利于掌指关节功能恢复。

    • 张生志,张桂萍,王文庆,宋江润,麻伟,宋小东,赵宝宝,巩博

      2025,33(16):1449-1457,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705

      Abstract:

      [目的] 分层分析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经膝关节镜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8 年 10 月—2018 年 12 月就诊于本院的 326 例 331 膝外侧半月板损伤并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202 例,女 124 例;年龄平均 (39.3±11.3)岁。探讨性别、年龄、损伤至手术时间、损伤类型、手术方式对术后远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按性别分组,男性与女性间 VAS 评分、Lysholm 评分、Tegner 评分、Rasmussen 评分、膝最大屈曲 ROM、最大伸直缺失、膝关节间隙压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按年龄分组,≤40 岁患者末次随访时 Lysholm 评分 [(88.5±1.6) vs (84.1±1.1), P<0.001]、Tegner 评分 [(6.7±0.8) vs (5.5±0.9), P<0.001]、Rasmussen 评分 [(27.6±1.3) vs (23.8±1.4), P<0.001]、膝最大屈曲 ROM [(134.4±3.0)° vs (124.2± 1.8)°, P<0.001] 均显著优于>40 岁组,但前者 VAS 评分 [(2.1±0.5) vs (1.5±0.7), P<0.001]、最大伸直缺失 [(1.2±0.9)° vs (0.0±0.2)°, P< 0.001] 明显不及后者。按损伤至手术时间分组,≤28 d 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上述评分及膝最大屈曲、最大伸直缺失均显著优于 >28 d 患者(P<0.05)。按损伤程度分组,单纯损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上述评分及膝最大屈曲、最大伸直缺失均显著优于复合损伤组 (P<0.05)。按手术方法分组,部分切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上述评分、膝最大屈曲、最大伸直缺失均显著优于缝合组及次全切除组(P<0.05),部分切除组术前间隙压痛比率差显著高于缝合组及次全切除组(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间隙压痛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远期疗效较好,尤其对于年龄不大、病程较短、损伤类型简单的患者远期疗效良好。

    • 李旭东,胥伯勇,花龙,李亦成,穆文博,郭文涛

      2025,33(16):1458-1463,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500

      Abstract:

      [目的]探讨 Hartofilakids III 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后患侧出现膝外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3—2013 年本科采用 THA 治疗 Hartofilakids III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50 患者 (62 髋) 的临床资料。按照 Ranawat 等和 Elkus 等的标准,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 FTA)>10°时为膝外翻,观察术后膝外翻的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探索术后膝外翻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62 髋共发生膝外翻 23 髋,占比 37.1%。是否发生膝外翻两组在性别、年龄、BMI、术前及末次随访的 Harris 髋评分、术前 AKS 膝评分、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 mal tibial angle, MPTA)、髂胫束松解、术后髋关节脱位及翻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翻组末次随访 AKS 膝评分 [(65.1±9.5) 分 vs (74.1±5.8) 分, P<0.001]、术前 [(83.2±5.1)° vs (87.9±2.9)°, P<0.001] 与末次随访的 [(77.1±4.4)° vs (82.6±2.6)°, P< 0.001] 外侧股骨远端机械角 (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 mLDFA)均显著小于未外翻组;而前者的术前 FTA [(9.9±5.2)° vs (3.6±2.8)°, P<0.001] 与末次随访的 FTA [(17.2±3.7)° vs (6.8±3.3)°, P<0.001] 以及末次随访的 MPTA [(87.2±4.3)° vs (84.4±3.1)°, P= 0.010] 均显著大于后者。外翻组短缩截骨占比 [髋, 是/否, (19/4) vs (33/68) , P=0.014] 显著高于未外翻组,而其短缩长度 [(1.6±0.5) cm vs (2.1±0.9) cm, P=0.004] 显著小于未外翻组。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较大的 FTA(OR=1.654, P<0.05)和 mLDFA(OR= 1.221, P<0.05)是术后膝外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高位 DDH 病例 THA 术后存在发生膝外翻的风险,THA 截骨与髂胫束松解可以降低其发生率。术前较大的 FTA 与 mLDFA 是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膝外翻的危险因素。

    • 李伟,刘承耀,于赋斌,张文强

      2025,33(16):1464-1469,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658

      Abstract: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 (robotic-assi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RA-TKA) 与常规膝关节置换术 (conventional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TKA)的假体安放位置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2 月—2023 年 10 月 43 例行 TKA 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 RA-TKA 组 21 例,C-TKA 组 22 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 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RA-TKA 组手术时间 [(99.8±15.2) min vs (82.4±11.5) min, P<0.001]、切口总长度 [(13.1±1.1) cm vs (12.3±0.7) cm, P=0.011] 均显著长于 C-TKA 组。平均随访时间 (15.2±2.4) 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 VAS、HSS、KSS、WOMAC 评分及膝伸屈 ROM 均显著改善 (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RA-TKA 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 HKA)[(178.1± 1.3)° vs (176.1±2.3)°, P<0.001; (178.2±0.9)° vs (177.0±2.3)°, P=0.023]、矢状面胫骨组件角 (lateral tibia component, LTC) [(87.9± 1.1)° vs (89.2±1.8)°, P=0.009; (88.0±0.9)° vs (89.1±1.6)°, P=0.006] 均显著优于 C-TKA 组,而两组冠状面股骨组件角 (frontal femo- ral component, FFC)、矢状面股骨组件角 (lateral femoral component, LFC)、冠状面胫骨组件角 (frontal tibia component, FTC) 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TKA 术后具有更好的下肢机械轴、更精准的截骨及假体植入位置,与 C-TKA 相比,短期临床疗效并无差异。

    • 刘宝帅,张子安,周贵珍,李海峰,李庆奇

      2025,33(16):1470-1476,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593

      Abstract:

      [目的]比较低切迹袢钢板与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Rockwood III~V 型肩锁关节脱位 4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2 例行低切迹带袢钛板系统固定 (袢板组),24 例行锁骨钩板固定 (钩板组),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袢板组切口长度 [(4.1±0.8) cm vs (6.0±0.6) cm, P< 0.001]、术中出血量 [(34.8±5.2) mL vs (55.4±7.8) mL, P<0.001] 及主动活动时间 [(1.5±0.1) d vs (1.6±0.0) d, P<0.001] 均优于钩板组。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 12 个月以上,袢板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 [(46.1±3.0) d vs (53.9±4.7) d, P<0.001] 显著早于钩板组。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 VAS 评分、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前屈上举 ROM、外展上举 ROM 均显著改善 (P<0.05)。术后 3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袢板组 VAS 评分 [(2.2±0.8) vs (2.9±0.8), P=0.007; (0.8±0.6) vs (1.9±0.8), P<0.001]、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 [(84.2±3.6) vs (79.0±2.7), P<0.001; (93.9±2.0) vs (91.1±2.6), P=0.023]、前屈上举 ROM [(142.1±6.5)° vs (113.3±11.1)°, P<0.001; (170.2±5.9)° vs (151.7±9.6)°, P<0.001]、外展上举 ROM [(127.9±5.0)° vs (107.3±8.7)°, P<0.001; (155.9±5.7)° vs (141.0±8.2)°, P<0.001] 均显著优于钩板组。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肩锁间距 (acromioclavicular distance, ACD) 和喙锁间距 (coracoclavicu- lar distance, CCD) 均显著减少 (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 CCD 和 ACD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低切迹带袢钛板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钩钢板固定。

    • 代胜,冯萌,毛根稳,刘军,王旭,王准,倪建龙,时志斌,刘瑞宇

      2025,33(16):1477-1482,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478

      Abstract:

      [目的] 比较开放与镜下 Brostr?m-Gould 术修复距腓前韧带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ATFL) 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本院 Brostr?m-Gould 修复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 64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6 例采用常规开放技术,另外 38 例采用镜下技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影像学资料。[结果]开放组手术时间 [(64.5±10.1) min vs (57.8±6.4) min, P=0.005]、 切口长度 [(5.5±1.0) cm vs (2.9±0.7) cm, P<0.001]、术中失血量 [(38.6±11.3) mL vs (20.1±4.0) mL, P<0.001]、住院时间 [(7.2±1.4) d vs (4.1±1.5) d, P<0.001] 均明显不及镜下组。随访时间平均(30.6±5.0)个月。开放组下地行走时间 [(20.7±2.1) d vs (16.9±2.0) d, P<0.001 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 [(83.7±4.1) d vs (64.2±3.7) d, P<0.001] 均显著晚于镜下组。与术前相比,术后 1 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前抽屉试验、内翻试验、VAS 评分、AOFAS 评分、ROM 均显著改善(P< 0.05)。术后 1 个月开放组 VAS [(4.6±1.5) vs (2.7±1.5), P<0.001]、AOFAS 评分 [(74.1±8.2) vs (80.0±7.6), P=0.005] 均明显不及镜下组,术后其他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 两组的内翻应力位距骨倾角(talar tilt, TT)、前抽屉应力位距骨前移度(anterior displacement, AD)、K-L(Kellgren-Lawrence)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下 Brostr?m-Gould 修复 ATFL 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早期疼痛较轻、功能恢复较快的优势。

    • 孙启会,刘玉娜,施姜华,唐胜斌,刘宁,闫静

      2025,33(16):1483-1489,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20373

      Abstract: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膝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 KOA) 患者社会衰弱 (social frailty, SF) 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 2024 年 3 月—2025 年 3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 KOA 患者 202 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 HALFT 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无 SF 组和 SF 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 SF 的危险因素。 [结果]202 例患者中,无 SF(HALFT 0 分)75 例,占 37.1%;SF 前期(HALFT 1~2 分)67 例,占 33.2%;SF 期(HALFT 3~ 5 分) 60 例,占 29.7%。SF 组的年龄 [(72.2±6.3) 岁 vs (67.8±5.8) 岁, P<0.001]、K-L 分期 [I/II/III/IV, (7/46/48/26) vs (19/31/20/5), P<0.001]、居住方式 [独居/与他人居住, (2/73) vs (21/106), P=0.010]、屈服应对方式评分 [(13.7±2.3) vs (11.4±2.1), P<0.001]、回避应对方式评分 [(18.8±2.7) vs (16.5±2.8), P<0.001] 均显著高于非 SF 组,但是,SF 组运动频率 [从不/偶尔/经常, (50/52/25) vs (19/26/ 30), P=0.006]、双向社会支持评分 [(38.1±7.7) vs (44.7±7.0), P<0.001]、积极心理资本评分 [(101.7±19.1) vs (119.6±20.7), P<0.001]、 面对应对方式评分 [(19.0±3.6) vs (22.4±4.3), P<0.001] 均显著低于非 SF 组。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与他人一同居住 (OR=0.105, P<0.05)、双向社会支持评分高 (OR=0.881, P<0.05)、积极心理资本评分高 (OR=0.952, P<0.05) 是老年 KOA 患者发生 SF 的保护因素;而高龄 (OR=1.104, P<0.05)、K-L 分期高 (OR=7.685, P<0.05)、屈服应对方式评分高 (OR=1.398, P< 0.05)是老年 KOA 患者发生 SF 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独居、高 KOA 分期、低社会支持、低心理资本、屈服应对的患者发生 SF 的风险较高,临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老年 KOA 患者 SF 水平。

    • 朱天昊,黄长明,范华强,甘志勇

      2025,33(16):1490-1494,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79A

      Abstract:

      既往相关研究发现,膝关节后内侧角解剖结构较复杂,损伤后极易出现漏诊、误诊,治疗不当易导致遗留畸形、功能障碍,导致交叉韧带重建失败。故对于后内侧角损伤应做到早期明确诊断、早期精准治疗,所以系统掌握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解剖、生物力学、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复习既往相关文献,明确了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相关解剖、生物力学、诊断、治疗,并作一综述,以提升对膝关节后内侧角损伤的认识,尽可能减少漏诊、误诊。

    • 徐芳成琳,梅迎雪,余永琴

      2025,33(16):1495-150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503

      Abstract:

      静脉血栓栓塞症在骨科疾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时、规范且有预见的风险评估是采取正确预防措施的关键,但当前可用于骨科的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种类繁多且缺乏统一。本研究旨在全面且探索并收集国内外关于骨科领域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的开发历程与实际应用情况,详细梳理并总结这些模型的适用群体及随时间推移所经历的版本更新历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洪理徽,山发荣,李二虎,刘明明

      2025,33(16):1502-1505,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385

      Abstract:

      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不断增加,同时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技术也在日益精进。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做到精准康复,使康复策略更加优化。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别就不同下肢机器人的类型、下肢机器人应用于康复锻炼之后的评估方法进行综述,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和评估系统进行总结与展望。

    • 张云峰,杨晓慧,劳克诚,范筱

      2025,33(16):1506-1511,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801

      Abstract: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组织水通道蛋白 1(aquaporin 1, AQP-1)和水通道蛋白 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 48 只大鼠被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每组 16 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红景天苷腹腔注射;术后 3 d 取材,检测脊髓组织含水率,进行尼氏染色、免疫组化、Tuenl 染色、Western blot、RT-PCR 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脊髓组织含水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脊髓组织含水率显著降低 [(85.3±5.6)% vs (72.2±7.6)%, P<0.001];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神经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神经细胞形态紊乱,红景天苷组神经细胞形态较模型组显著改善;免疫组化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 NeuN 阳性表达显著下降 ,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 NeuN 阳性表达显著增高 [(0.4±0.4 ) vs (0.9±0.4), P<0.001];Tunel 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 Tunel 阳性染色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 Tunel 阳性染色显著降低 [(0.8±0.1) vs (0.6±0.0), P<0.001]。Western blot 及 RT-PCR 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 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 AQP-1 和 AQP-4 mRNA 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 (P<0.05),与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组 AQP-1 和 AQP-4 mRNA 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红景天苷可抑制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 AQP-1 和 AQP-4 表达,减轻水肿并抑制细胞凋亡。

    • 马博闻,孙家豪,夏天卫,沈计荣

      2025,33(16):1512-1515,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105

      Abstract:

      [目的] 介绍侧卧位直接前入路内固定并在同一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对 2023 年本院收治的 1 例左侧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通过人工智能术前规划进行手术设计。患者取侧卧位,使用同一个前侧切口,经大腿前纵切口暴露股骨颈,取出螺钉钢板,截骨取股骨头,根据术前设计选定并置入髋臼杯与陶瓷内衬, 完成股骨扩髓并置入陶瓷短头。检查无脱位,最后冲洗缝合。[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35 min,术中出血量约 240 mL,术后第 1 d X 线片及 CT 示人工髋关节在位,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增宽或狭窄。术后第 3 d 患者可自行下地行走。术后 2 个月 Harris 评分 94.3 分,患髋活动度:屈曲 110°、外展 20°、外旋 10°、内收 10°,髋关节正侧位 X 线片示人工髋关节在位, 局部骨质未见硬化。[结论]同一直接前侧入路切口进行内固定螺丝取出和全髋关节置换创伤小,安全且有效,能够加速术后早期康复。

    • 张道俭,吉米格桑,马小刚,杨体敏

      2025,33(16):1516-1519,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874

      Abstract: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直接前入路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DAA) 髋关节置换术的初步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8 月—2024 年 8 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23 例接受 DAA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 [结果]23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09.4±32.5)min,切口长度平均(12.9±1.5)cm,术中失血量平均(317.4±148.9)mL。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3.5±1.2)个月,随术前、术后 3 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VAS 评分 [(9.1±0.6), (3.4±0.8), (2.1±0.5), P<0.001] 显著减少,髋伸屈 ROM [(58.2±29.7)°, (117.0±8.6)°, (127.0±5.2)°, P<0.001]、Harris 评分 [(31.5±18.2), (96.4±1.4), (96.7±2.1), P=0.010] 均显著增加。 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双下肢长度差、股骨颈干角、髋臼外翻角、髋臼前倾角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西藏地区,DAA 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较好的初步结果,患者无脱位风险、恢复更快、满意度更高、髋关节功能更好。

    • 陈军,谢芳,邹锋,张南南

      2025,33(16):1520-1523,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635

      Abstract: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183 例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给药组 (92 例) 和对照组 (91 例)。比较两组临床与检验结果。[结果] 给药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 (8.7% vs 19.8%, P= 0.039) 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术后疲劳综合征 (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 POFS) 发生率、疼痛 NRS 评分均显著改善 (P<0.05)。给药组在术后 1 d (13.0% vs 28.6%, P=0.008)、3 d (8.7% vs 19.6%, P=0.026) 的 POFS 发生率,术后下地行走时间 [(7.6±1.3) h vs (8.2±1.6) h, P=0.006]、术后 7 d 内觉醒次数 [(82.6±9.2) 次 vs (90.2±9.3) 次, P<0.001] 显著优于对照组。检验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术后 1、3 d,两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超敏 C 反应蛋白(hypersensi- 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皮质醇 、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检验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给药组上述检验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降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早期 POFS 发生率,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减少术中低血压、缩短下地行走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有关。

    • 王明友a,王洪平a,陶崎峰a,杨晓琴b,陈春雨a,兰玉平

      2025,33(16):1524-1528,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146

      Abstract:

      [目的] 评价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的早期临床结果。[方法] 2023 年 6 月—11 月本院收治的 130 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按 1∶1 的比例分为两组,65 例采用机器人辅助 TKA,另外 65 例采用常规 TK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机器人组患者手术时间 [(95.1±9.1) min vs (81.8±8.1) min, P< 0.001]、切口长度 [(14.9±0.5) cm vs (14.1±0.8) cm, P<0.001] 均显著长于常规组。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两组患者 VAS、KSS、 WOMAC 评分及膝 ROM 均显著改善 (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辅助检查方面,两组患者术后 3 d 的 Hb、HCT、WBC、NLR、ESR 及 CRP 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术后 3 d 机器人组冠状面股骨组件角 [(89.1±1.0)° vs (87.6±1.9)°, P<0.001]、矢状面胫骨组件角 [(86.8±0.9)° vs (85.9±2.3)°, P=0.006]、髋-膝-踝角 [(179.1±1.0)° vs (176.7±1.7)°, P<0.001] 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冠状面胫骨组件角、矢状面股骨组件角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良好下肢力线重建及假体精准置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宁波,宋燕磊,隋淑湘,宫宵男

      2025,33(16):1529-1532,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636

      Abstract:

      [目的] 探讨内侧髌股韧带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 和内侧髌胫韧带 (medial patellotibial ligament, MPTL)联合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 年 5 月-2021 年 9 月 27 例行 MPFL 和 MPTL 重建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半腱肌腱重建 MPFL 和 MPTL。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 27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随术前、术后 3 个月和末次随访的时间推移,VAS 评分 [(6.3±1.1), (1.6±0.5), (0.5±0.5), P<0.001] 显著减少,Kujala [(51.9±3.0), (84.0±1.2), (93.2±1.1), P<0.001]、Lysholm 评分 [(52.1±3.9), (83.1±2.6), (88.0±2.9), P<0.001]、膝伸屈 ROM [(111.9±3.1)°, (122.6±1.7)°, (127.8±1.6)°, P<0.001] 均显著增加。影像方面,髌骨倾斜角 [(21.4± 1.8)°, (8.1±0.8)°, (7.3±0.6)°, P<0.001]、髌外移 [阳性/阴性, (13/14), (2/25), (2/25), P<0.001] 均显著改善,TT-TG 无显著变化 (P> 0.05)。[结论] MPFL 与 MPTL 联合重建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路遥,路玉峰,闫秀芹,方英磊,王少华

      2025,33(16):1533-1536, DOI: 10.20184/j.cnki.Issn1005-8478.110453

      Abstract:

      [目的]探究零缺陷全视角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接受 THA 治疗的 105 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 53 例采用零缺陷全视角护理(联合组),另外 52 例采用常规护理 (常规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结果] 联合组在手术时长 [(82.5±7.6) min vs (86.4±8.3) min, P= 0.014]、失血量 [(201.4±28.7) mL vs (250.5±31.2) mL, P<0.001]、下床活动时间 [(2.0±0.3) d vs (4.0±0.5) d, P<0.001]、住院时间 [(8.5± 1.1) d vs (10.0±1.7) d, P<0.001] 和护理缺陷事件总发生率(1.9% vs 17.3%, P=0.018)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术后 3 d,联合组在 VAS 评分 [(2.1±0.6) vs (2.6±0.8), P<0.001]、抑郁 DASS-21 评分 [(3.8±1.5) vs (4.8±1.7), P=0.002]、焦虑 DASS-21 评分 [(5.3±1.9) vs (6.5± 2.4), P=0.005] 和 QoR-15 评分 [(128.0±20.3) vs (115.8±21.0), P=0.003] 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此外,联合组出院时 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 [(56.0±6.4) vs (52.5±6.2), P=0.005]。[结论]零缺陷全视角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 THA 患者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减轻其疼痛及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恢复质量及髋关节功能。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出版单位:《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有限公司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5号楼10层1020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环山路217-1号泰安八十八医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工作站
电话:0538-6213228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005-8478
国内统一刊号: CN 10-1784/R
邮政编码:271000
E-mail:jiaoxingtougao@163.com

微信公众号